1、那些动辄上百万字的小说,作者是如何坚持的?
我想第一个让作者坚持的动力就是收入上的提升。大家都知道那些动辄上百万字的小说都是网络小说,跟普通的小说篇幅差异是很大的。普通小说20万字以上就可以称之为长篇小说了,而网络小说百万字以上才能称之为长篇小说,而且写网络小说是没有版权的,所以想要拿到稿费,只能先写上30万字让读者免费看,后面才能根据字数收费,因而字数越多赚得越多。
第二让作者坚持下去的,我想是创作之前为作品设计的小说大纲。之前看了很多网络小说,根据作者自己的描述,比较有经验的作者都会列小说大纲,包括人物关系表、情节大纲、小说故事环境、背景设定,中间穿插各种主线、暗线、主要情节、次要情节,类似于人体的骨架,等到骨架建立完整以后,往里填充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我觉得是源于作者的兴趣爱好。看过长篇网络小说的读者一定知道,想要写出这么多字数而又能让读者不弃文,一直有阅读欲望的作品,一定是具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流畅、幽默的文笔。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且坚持下去,除了可观的收入,还有对文字的爱好和对写作的情有独钟。我很认同一句话,创作小说,是一个非常酷而且是不论年龄如何增长都会属于自己的一份长期的事业。
最后,可能还有一个伟大梦想的支撑,就是优秀的小说,有几率会翻拍成电视剧,这样的话既能让你的作品让更广大的用户所知晓,又可以收入一份不错的版权费用,我想这可能是那些坚持了很久写长篇网络小说作者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类似于《知否》、《三生三世》系列。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都是做这一行的佼佼者,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400多万字500万字的小说是怎么写成的?
你好,作为一个看了七八年小说的人,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有的作者写400多万,500多万的小说是因为这本小说的情节比较长,他要把所有埋下的线全都要写出来,所以才会写那么长。而且这400多万五百万字也不是一天写出来的呀,他都是经过长期的积累,每天几千字,每天几千字,这样写出来的。但是确实也有很多好的长篇小说,情节紧凑,看的很过瘾,所以可能会有人比较喜欢看长篇小说吧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作者可能会水文,会单纯的为了字数而写一些与推动情节没有特别大关系的文字。
但是我认为看一本小说的好坏,不能依照他的字数多少来判断。有的人可能比较喜欢长篇,所以会不看200万以下的小说;但是有的人他不喜欢看长篇,所以就专挑那种几十万字的短篇小说来看。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看短篇哟。
3、那些网络小说是怎样做到字数达到数百万的?
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小说的作者必须牢记这点:不要过分描述任何事情,无论它是特顿山脉,是夕阳,还是怀基基海滩上的斑马。否则,你叙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响,你也将使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危险的空白。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读者的确愿意跳过那些无效内容。
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小说家大卫。罗吉曾宣称:“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大多数背景描写的危险在于一连串的漂亮的陈述句和叙述的中断将读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请牢记罗吉的格言,将它打在纸条上贴到计算机或打字机前:“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
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因此,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马丁尼”;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个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轻少女”;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高顶回角帽”;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阿比西尼亚猫”;不是“一支枪”而是“一支0。44口径的新式自动手枪”,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马奈的‘奥林匹亚’”。
将描写四忌与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为一,我们就得到了一条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写时都应该遵循的一条规则:要具体!
你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真实可信,他们在自己国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中进行着日常工作。——拉威尔•斯潘塞。
“怎么才能让事情看起来真实可信呢?”当一位作家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赞扬。如果有人进一步对他说:“我好像身临其境,能够听到、嗅到、感觉到这些地方,就像走进了小说的书页中”,那他给读者的东西就的确非同寻常了。当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借助于五种感觉”。一些作者总意识不到应利用读者的五种感觉来获取真实感。利用读者的视觉感受是常见的,但是利用读者的嗅觉、听觉(除了在对话中)、触觉或是味觉又有几次呢?我从1976年开始写作,至今仍在我办公室的墙上保留着五个词:看、听、感、尝、嗅。每当我写作的时候,都会参照这张表,有意识地写些带有气味的东西。实际上,一些令人作呕的东西在创造真实感的时候,反而有奇迹般的效果。
想想当一个人打开冰箱的时候,那种腐烂的水果的味道;当一个人剥一只熊皮的时候,那腐臭的脂肪;当一位妇女在无人服务的加油站给油箱加油的时候,手上会沾满了汽油味。仅在故事的开头提及味道是不够的,在叙述情节时,你还得反复参照那张表。让我们设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争论某件事情,男人从门口一直冲到厨房,冲着女人大声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须在我回来之前搬走,否则我就离开这个家!”在设置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可以让女人烤制南瓜饼(味道甜美、温馨,让人回想像感恩节一样的快乐时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气味,这个场景就呈现出寓意。我会在某个时刻让读者想象这种气味:“我郑重警告你,劳拉,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他说着,那样子就像厨房里的味道一样酸。不要忘记,在争吵的时候,劳拉还一边往罐子里装着泡菜。当她在大声吵嘴的时候,可能会烫伤手,然后把手伸到冷水里冲洗。当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盐水,并且洒了一地,然后还要擦干净。她还在粗棉布制的围裙上擦干她的手。她可以擦拭从额头(热热的,痒痒的)上流淌下来的汗水,她可以一边叫嚷,一边挥舞手中的勺子(坚硬的,木柄的),并向男人扔去。这些都会增强视觉效果。当争吵越演越烈的时候,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是不是有条狗溜进来,喝锡制饼盘里的水?
是否有一辆行驶的汽车正在马路上发出卡嚓卡嚓声响呢?是不是传来孩子们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的声音?当炉子上的水烧开的时候,是不是在叮当作响呢?水有多么热呢?你告诉读者温度了吗?小说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边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争吵以男人气冲冲地出去而告终,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时,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饮冰咖啡,发觉咖啡很苦,然后做了个鬼脸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在类似上述的情节中要同时唤起人的五种感觉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情节必须进行精心的安排。绝大多数情节是不能用全这五种感觉的(尤其味觉最难写进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唤起读者的四种感觉,在大多数情节中,起码可以唤起读者的三种感觉。当你对小说对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时候,就大声读出你的对白,假装你是一名演员,并以电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腔调说出你的台词。如果它听起来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记,人们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总是未经加工润饰的,所以要让人物说的话短一些。生活中人们总是一个一个地提问题,你小说中的人物也应这样做,特别是当他们要彼此认识了解的时候。人们在谈话中经常叹息、抿着嘴笑、抓头、鼓起双颊以及端详他们的指甲,你也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有这些动作,并让人们在干工作的时候,继续他们的谈话。
使用收尾语来创造意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子:“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大声嚷道。她“砰”地一声把水壶放下。“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猛地扔下水壶。第二句更增加了紧张程度,让故事情节更快的向前推进,减掉了多余的词语,暗示而不是告诉读者劳拉正在大声叫嚷。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则的最佳时刻,我正是通过这些原则来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紧张的时刻所用的词要少而精。我是从我的英语老师那儿学到这一点的。在我写第二本书时,有几个情节我总无法写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给这位老师,请她提出批评和建议。当她告诉我这个规则之后,我就把它应用到我的小说中,结果,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
在情节紧张的时候,要采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采用短词,少用结束语,要写得突如其来。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紧张气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与此相比,在气氛比较沉闷的情节中,到处笼罩着寂静和安宁,此时就要使用较长的句子,较长的词语,较长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结束语。这样做就会自然缓和紧张气氛。当你在构思小说时,就要确立写实的态度。只在通过观察、思考你才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们以固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进行着他们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说的,味觉是最难写进小说中的,但是五种中有了四种也不算坏。
应用这五种感觉,利用句子结构来创造或缓慢或紧张的气氛,这样你写出来的小说读者就不能丢下了,因为它们是那样真实可信。
抓住兴奋点:
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菲立兹•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果这些时刻是在经历了被拒绝和失望之后,那么将更加令人喜悦。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时刻,第一次听到编辑对我鼓励的话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来,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说握在手中时的狂喜。我坚信,对任何一位小说家而言,真正的“兴奋之巅”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它还会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激发它。我是指当一部新的小说在构想时,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在一个新故事(或小说)的最初构思中不断闪现时,作者会有一种眩目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这将是自己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这种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间出现,我会带着此种感受度过几天或几个星期。这些思想中的闪光聚集着如此多的奇异光彩,好像由于某种魔力而不断地闪烁着。
于是,我把它们写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开头,但是偶尔才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写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我梦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当我发现自己仅仅是给故事开了个头,必须把它们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兴趣。魔力消失了,于是我又不断地放弃那些故事。
我羡慕那种能够沿着最初的构想,并把它发展成小说的作家。但是我却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须在动笔之前,明确写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那些最初的闪光点,并使之继续闪亮或者再现。我发现自己在写到30页左右时,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兴奋状态,我的兴趣就会被高度调动起来,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兴奋能持续多久是因书而异的。我先花些时间在笔记本上设计人物,搜集情节中的零碎片段,明确我的写作方向,或者草草记下脑海中曾涌现过的东西,直到我必须动笔的那一刻到来。那一刻总是在我还没完全设计好时就来临了,我从不拒绝那股推动力,至少我可以先为我的故事开个头。为了奖赏自己,我通常会先写上几页,这对写作的连续性是有益的,它能随时帮我回到人物和情节的构想中去。
当我再次翻阅已完成的部分,愉悦的感觉便又涌起,我真想有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分享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并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确希望得到赞许和肯定,尽管我知道自己是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评判者,因为我深陷于创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点
通常我所选择的读者都是深诸这套规则的,他会在给我鼓励的同时又温柔地来点建议,让我不至于飘飘然。而我迟早都会再读一遍第一章,看看经过了思考后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而言,过早地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是危险的,它会使最初的兴奋被轻易地浇灭。较为保险的做法是等写完后再请别人来阅读和评判。
现在,我不再奢望极度的兴奋点能始终延续,我知道它还会再现,令我兴奋,激励我继续往前走。要知道,几百页的故事仅靠一次兴奋浪潮的冲击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绝妙的新想法会使我峰回路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之笔,把我再度引向兴奋之巅。小说家应该是情绪化的人,倘若我们的写作成为没有激情的自觉运动,写出的小说也一定会平淡无奇。
静等灵感的突然迸发也是不明智的。写不下去时,我常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可能会采取什么意想不到的行动?什么样的情节才是既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脑海中过着电影,任灵感的火花不断地撞击。
让我们分析一下小说写作中常遇到的三种兴奋状况。第一种是最为重要的,即作者对将要描写的故事的亢奋的感觉;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发挥某种特殊作用时的体验。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促使人物兴奋的动力,你就达到了兴奋的另一个层次。第三种兴奋是有关读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兴致都很高,那么读者也将从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如何令作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之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小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所写内容产生厌倦和没有了长远计划是主要的症结。为了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即:不要过多地回头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当我每天开始写作时,我只读最后的几页,它给我一种赶紧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我是多么想了解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样,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往前翻看超过5页以上的部分,哪怕是仅仅一小会儿。
那一时刻还是到来了,当我开始确信我写出的不过是一堆乱八糟的东西时,我便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干脆从头读起,一直读到我写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们却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擞,继续往下写。我发现经过这遍浏览后,我对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如此罢
4、分析小说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是只要分析开头吗?
不是的,以下是我复制的:
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是用什么方式呈现出来的。
这里涉及到故事的线索、故事叙述的顺序、故事叙述的角度等问题。
(1)一般来说,小说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
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①以人物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如《孔乙己》《套中人》《祝福》
②以物为线索:如《项链》中以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以至最后知道假项链,把整个故事的线索都串起来;而《药》中,从买药,然后吃药、议药,而药的悲剧结局和主题更具有警世作用。
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大多数的小说属于这样的,尤其是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如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就以林黛玉在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林冲一步步被逼走上反抗道路为线索。《陈奂生上城》以“陈奂生上城”为线索的,依次写了他“上城途中之所想”“上城以后的经历”“上城之后的变化”。
(2)小说的顺序
小说的故事叙述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本身发展的逻辑顺序。
这三种顺序很多时候都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
(3)故事情节展开的常见方式
①以XX为线索,以XX为顺序展开。
②以某人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就是用中学教员布尔金给兽医伊凡内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的。
③以小说中“我”的所见所闻展开。如《祝福》
④通过人物对话或心理描写展开。
如:2009年四川卷 想象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⑤用主人公回忆的方式展开。
5、写小说故事一开始怎么展开?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小说因素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6、如何写一部100万字的长篇小说?应该如何写框架?
说白了,长篇小说最重要的几点就是:
1、主题思想明确(反应了某种社会现实)
2、人物关系图(都有哪些人物,人物都有什么特点,分别都有什么样的性格,人物之间的相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
3、情节的处理(情节与情节的连接)
那怎么开始写长篇小说?
先积累一定的素材,想好主题,列个大纲,就可以开始写了。当然在写的时候,要自信。或许你会觉得我会写不好,谁的第一篇都不可能成为经典。想写就大胆的去写,哪怕不好,也让自己写下去,说不定还能火了呢?
一篇长篇小说,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矛盾。
矛盾是所有故事的核心,戏剧张力的来源,也是吸引人的关键。矛盾由渴望与阻碍组成。
比如一个故事的开头,主角要过马路,过马路是他的渴望。但是面前这条路坏掉了,正在施工,不准任何人过去。这就是阻碍了。渴望加阻碍,就形成了矛盾。矛盾让读者产生焦虑的心情,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想,那主角到底该怎么过去呢?
第二,行动。
有了矛盾,就必须解决矛盾。主角过不去,他就得想办法,比如绕到维修路段之前或者之后,或者有一个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可以过去等等。总之主角会采取行动去解决矛盾,这样,故事就展开了。
第三,结果。
有所行动就肯定有结果。假如主角选择走天桥,那他最后很可能成功到达了对面。行动的结果便是结局。假设主角选择硬闯,很可能会被施工人员拦住。那么这次行动的结果会开启了一个新的矛盾。主角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又得展开新的行动,行动有可能带来更糟糕的结果……于是故事就一直戏剧性的展开下去了。
7、百万字小说是如何写出来的?
先写大纲,
然后写人物表,把人物的性格关系写清楚。
然后写的时候就严格按照大纲来,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严格按照你的定义写。
不论什么样的小说,要想写好,这些都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