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的评论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典型的张爱玲式深刻而又苍凉的语录,听起来略微有些夸张,但对于有足够阅历的人来说,却也是实情。张爱玲是堪破了世间人情冷暖的起伏变异的,写感情生活,在现代中国作家里,达到她那种深度的,没几个。当然,张爱玲是冷的。这冷,在她的文字里,就是冷眼的冷,而并不是无情的心冷。因为有了这旁观的冷眼,她才能把这感情世界看得如此通透,也正因为心不冷,才能将这种通透转化为饱满的文字。当然,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而是要把她的小说作为引子,探讨一下作为现实的一种,小说的戏剧化走向是常常会影响到现实中人的判断与抉择的,这其中有许多话题值得探讨。
现实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小说世界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而小说的世界从某种意义说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存在了,也就意味着要与同样存在的人与事发生某种关系,它的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规律,有时候是相映成趣甚至相互碰撞的,有时则又毫无干系,各有各的归宿,不管怎么说,原因都不在写它的人那里,而是在读它的人那里。因为说到底,一个读者是不会从现实中创造出小说来的,但却完全有可能把小说中的情境套路搬到现实中。中国古时候的很多普通百姓是比较喜欢大团圆结局的。这常常被后人所不屑,视之为天真的需要产生的俗套,并不符合艺术真实的需要。事实上也是这样,人们对喜剧的重视永远不如对悲剧的,因为喜剧的慰藉容易被忘却,而悲痛的记忆却是长久的。喜剧的圆满,从另外的角度看去无异于一种归零方式,而悲剧的残缺,则预示着某种情感的无法终结、永无宁日。中国是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传统的,中国式的悲剧往往会在剧中设置造成悲剧事件的元凶,让人可以恨之、斥之、骂之、唾弃之,结局悲则悲矣,无可更改,但观众仍旧可以通过对恶的憎恨而获得另外的某种类似于自身向善式的精神满足。
而西方自古希腊开始的悲剧传统常常是基于命运的捉弄,面对不可逆转的悲剧走向,人是无能为力的,除了面对、承受、理解,别无它法,毕竟恨斥或诅咒命运是毫无意义的,观众从中所能得到的,是对命运残酷的默认。所以中国人在认命的同时,喜欢认同轮回转世的说法,觉得遗憾有可能在下辈子补偿,而西方人则在认命的同时更喜欢寄托于宗教意义上的最后审判来解决此世的问题,并把最后的希望留给所谓的天堂。这两种非常世俗化的选择,似乎都来自于一种企图一劳永逸的颇为功利的思维,经过十九世纪中后期直到上个世纪这漫长的时段里似乎已被那些敢于直面残酷现实的伟大作家们消解得差不多干干净净了。但在普通读者或者观众那里,却并不如此。在任何一个国度你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那些设计精巧的煽情老套路在老百姓那里至今仍旧是屡试不爽。原因无它,只不过是普通人对情感宣泄与寄托的需要,要远远胜过对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的需要。面对情感的事件,人们更倾向于需要宣泄而不需要深刻。有需要,就会有影响。考查现实中的人们在感情上的抉择,我们常常会发现戏剧化情结的影响,而这里面的天真而又功利的心理与盲目精神,倒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我们回到张爱玲那里,冷眼如她,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热心一下,比如在《十八春》里,她给了两位主人公团圆的结局,后来,作为作家的她自然不能满意这样的状态,重写那了那本书,变成了《半生缘》,结局也从大团圆变成了一个“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实际上,曼祯与世钧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还能再遇上,已属不易了,彼此的改变之大,也出乎彼此的预料,虽然那个情结还在心里搁着,但也没有心思再续前缘了。所以在张爱玲最初的思考里,似乎只有团圆才能解开这个结。这种变化并不是出于技术上的需要,也并不是她有可能意识到人会变感情自然也会变,而是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现实:曼祯的问题在于她把过去当成了理想状态,而回到过去当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为了过去的完美感觉她宁愿不要大团圆的结局,从现实的意义上讲,她陷入的另外一个误区。当然这是曼祯的性格,也是她的命运。她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到了最后也还是错位的一种思维状态。如果再多解释一些的话,也可以说是感情是一种能量,它终有耗尽的时候。有情人不成眷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感情的能量耗尽了。再归结到一句老话上,就是时间能改变一切,没有人是时间的对手。受了这样的道理的启示,是不是芸芸众生们就会由此恍然彻悟了呢?什么样的感情生活才是理想的状态?是要戏剧化的过程,还是要团圆的结果?还是贪婪地想要二者兼顾呢?
在那篇不长的小说《倾城之恋》里,张爱玲给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一个糟糕的青春时代和失败的感情生活,却又转而给了他们一段有点刺激的恋爱过程和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对于这个团圆的结局,其实张爱玲自己倒并不是真的很踏实,所以她在结尾处特意这样写了一笔:“到处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她是想轻描淡写的一笔把这个故事说成是那些传奇中的一个特例。后来在写关于这篇小说的短文里,她进一步坚定地认为自己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同时又加了一道说词:“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这是很有意思的说法,健康的,竟然会与庸俗的构成了一对共存关系,似乎暗含另外的话头:不健康的,才是脱俗的。后面的那句话也更给了她自己一个台阶:他们也只能如此。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了。而真正体现张爱玲氏对人生的洞察力的,还要属后面的那一段文字:“极端的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易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一个“有分寸”,三个字,几乎把人为了生活下来所采取的现实策略那一面活脱脱地剥露了出来。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感情动物,可以看得明白,却未必做得明白。反过来说,如果都看明白也做明白了,这世间可能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了。换个角度说,命运本身可能恰恰又是“没分寸”的。
任何一个正当好年华的普通人,在看过那种极为煽情的爱情小说之后,几乎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有一段同样轰轰烈烈的感情经历发生在自己身上,哪怕只是个片断也是好的,哪怕从此之后就是嫁一个傻瓜或娶一个呆妞也是值得的了。然而人们很快就会发现,激情这东西恰恰是最难以保鲜的,如果不能智慧地转化为类似于亲情的感情,一番热闹的恋爱之后,就算给了你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最后如果你不收了心去过和风细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就会有种难以平复的失落感追缠着你不放了。所以,对于现实中那些在感情上不知满足的人们来说,常常会是与甲戏剧化一番,再与乙大团圆收场,自以为是兼得了,其实是两不相干的。而那种健康些的,甚至庸俗些的,只能如此的专一的爱情,因为有着别样的幸福,常常不会他人所知了。《倾城之恋》里白流苏是明白的,所以抓住了最后一线生机。而《半生缘》里的曼祯却始终都没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最后什么都没能抓在手中。那么,张爱玲自己的现实生活呢?她也是看得明白的人,最终的结局却只能孤身一人悲凉地终老于遥远的美国。凡事最好要有始有终,恋爱最好要结果圆满,话是这么说,可是并不是谁有这样的智慧和运气。恋人之间,总归是要有彼此间深刻入骨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然后才有可能会有那种理想的默契,仅有激情,是不可能持久的,顶多只能凑出一场半场俗套的悲欢离合式的戏剧而已。
2、如何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倾城之恋》?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有多高?
《倾城之恋》当之无愧是张爱玲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诠释。张爱玲是一个像鲁迅一样批判现实的人。张爱玲则讽刺封建婚姻制度的落后和它通过婚姻和爱情对人的迫害。在《倾城之恋》这部作品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一点《红楼梦》的影子,这跟张爱玲自身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她本身就很孤傲。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美学价值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小说中有古典与女性的细腻美感,夏志清更是称:“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张爱玲。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小姐白丽素被“从一个梦推到另一个梦,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她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被亲戚嘲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很苛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英俊有钱的单身汉樊留元,他孤注一掷,到香港赢得了樊留元的爱,争取了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位爱情大师在浅水湾酒店打架,原来的白流苏似乎不见了。但就在范留元即将离开香港时,日本人开始轰炸浅水湾,范留元转身回去保护白流苏,在生死关头,两人才能真正相见,许下长生不老的诺言。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非常独特的一部作品。除了精巧的结构和语言,它还具有非常难得的浪漫气质。张爱玲大概不太喜欢描写浪漫,因为感情太脆弱,经不起推敲,只有兴趣才是人永恒的欲望,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很少看到这样的笔触。而白流苏和范留元之间的“罗曼史”不是金,而是要吞下牙齿。张爱玲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爱情和战争的描写,这也可能是一种对比:男女之间的爱情就像一场战争,经过各种考验,战斗,然后消逝。《陷城之恋》也许是对这一主题最深刻、最细致的描述。
喜欢小说的结尾,“胡琴依依哑拉,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凄凉故事——不值得问。”胡琴也在读者的同情中扮演着挥之不去的忧郁。这种忧郁,既在于白流苏和樊留元之间建立在整个城市沦陷基础上的不正常的爱情,也在于他们终究无法为对方改变的固执的“个人主义”。总之,两者之间的矛盾意味着即使他们在一起也不能真正幸福。乱世只能帮助他们没有灵魂的婚姻,却无法帮助他们的爱情。
3、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张写的从来不是爱情,她写的是爱情包裹下的人性。
如果以为倾城之恋写的是两个寂寞的男女互相试探过招,玩暧昧,那你未免把张看的太低了。
流苏肯定是不爱范柳原的,她要的只是长期饭票。所谓的“条件合适,人尽可夫。”但是范是爱流苏的,并且是很高级的,知己的爱,同时他也要求流苏还他同等的爱。但是流苏在所处那个环境里早就失去或者是从来没学会爱人的能力。
结婚重要吗?
对流苏太重要了,那是她脱离娘家那个住不得人的地方的唯一机会,甚至是活下去的机会,继续呆在那个家里,她很可能受气窘迫致死,所以下半生的生活质量或者说有没有下半生全看这次婚姻了(想想徐太太给她介绍的5个孩子的公务员)。或者说对旧上海的女性来说都是如此,婚姻就是她们的职业。
对范柳原呢?可以不重要,也可以很重要。结婚无非是花点钱养个女人,如果厌倦了大可另找个房子,再养个姨太太,一点都不为难。但是范柳原要的是soul mate。范的父母已死,父亲家的原配和亲戚不肯接纳他这个私生子,一个人在世界上孤独无依,他想要找为自己找一个亲人,懂得自己的人: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
所以他不愿意跟一个把婚姻当长期卖淫的流苏结婚,他要跟一个红颜知己的流苏共度一生,并且为此做了最大的努力。他像挖莲藕一样把流苏从泥里挖了出来,带到香港:在上海第一次遇见你,我想着,离开了你家里那些人,你也许会自然一点。好容易盼着你到了香港……现在,我又想把你带到马来亚,到原始人的森林里去……"然后是各种掏心掏肺:
我装惯了假,也是因为人人都对我装假。只有对你,我说过句把真话,你听不出来。
"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的傻事。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我爱你。""我忘了问你一声,你爱我么?"
真的,我完全不懂那些觉得范柳原只是玩弄感情的人是怎么想的,这么深情和直白的表达,范柳原要玩弄女人轮得到流苏?一个28岁离婚女人?宝络不比她年青?印度公主不比她听话?当然,流苏也没有懂。流苏是来香港前想的是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到香港第一个感觉是:在这夸张的城市里,就是栽个跟斗,只怕也比别处痛些。
她没空想爱情,也不敢想爱情,爱情对她来说,太奢侈了。
最终范柳原也没能让流苏放开自己,成为一个有爱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即使是倾城之后。证据是:倾城之前,范柳原关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悟,流苏只当成范柳原不想负责任的花言巧语。但其实这是范柳原做为一个华侨没有归属感,对时局动荡的感到不安,想要找一个人理解和倾诉。倾城之后,范柳原以为经过生死与共,两颗心走的更近,流苏可以更多的理解他了,再一次提到了这个话题,“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儿做得了主?“但流苏依然不懂,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说做不了主的话!范柳原只好一笑而过,不再多说。
最后流苏得到了她想要的,“婚姻”。但是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最后这段怎么理解?
范柳原放弃了,虽然他想要唤醒流苏,但是没做到,即使倾城都没做到。所以你不是只想要一个长期饭票式的婚姻吗,那就给你吧。全篇小说最悲哀的一句话:流苏觉得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她的心里,默认了夫妻之间不应该有爱情,花言巧语的调情只应该发生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中。她也许羡慕,但最终也只是有点怅惘,并任由他们的婚姻走向和旧上海许许多多貌合神离的婚姻一样的境地。
所以倾城之恋写的是,旧思想女人,即使给她最理想的男性,最有利的环境(脱离了老上海的,来到了基本没有社会关系的香港,甚至为了打开她心结倾了城),依然无可救药。
4、倾城之恋的作品评价
《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张爱玲
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王安忆
她的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天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痴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说。——叶兆言
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王德威
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杨照
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苏童
热播电视剧《倾城之恋》原著小说,张爱玲作品唯一授权正版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