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闪小说球

1、我想写小说,该怎么写

必须要有大纲。这写作的灵感,是不可能持久的。那么,就需要大纲这种东西,来将闪现的灵感和冲动文档化、格式化。这样,在冲动和激情消散的时候,不会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大纲是什么?大纲要如何写?从一个构想,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大纲。

配角的设计和作用。人物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主角、配角和龙套角色。所有的人物都是为了情节和矛盾而存在的,不管主角、配角,还是龙套。配角至少有两个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新人作者们可以掌握并且应该掌握住的。其一:衬托主角的形象。其二:推动情节的进程。

卖点不是作者说的。所谓卖点到底是什么?无非就是读者的阅读快感。放到实际中来说就是,别总想着用卖点去勾引读者,那样往往适得其反。换个角度,把你自己当成读者去读自己的书。如果你觉得获得了阅读快感,那么祝贺自己吧,你的书有卖点了。一本书有没有卖点,不是作者说的,也不是编辑说的,是读者说的。

人物形象读者说了算。所谓人物形象,不是作者说我想写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物,而是读者说,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身为作者,我们能设定的,其实并不是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模型罢了。人物形象,就是指作品中的人物给予读者在阅读之后所留下的主观印象。假如这个主角的性格又不极端,也不脸谱化,甚至平庸无奇,是否就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了?是否就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了?作为写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设定好这个人物的各项参数,然后将他放进一个背景环境中,让他与相关矛盾联系起来,随着情节的进程,按照他既定的性情做出种种合理的反馈。

2、如何写篮球小说

以篮球为主线。主要写猪脚的奋斗历程,由弱变强,最后进入NBA,成为KOBE那样的明星。还要有其他的分支故事,还要有多位女猪脚,女的多,看得人就多。

3、闪小说与微小说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微小说是依托着微博应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学现象。所以,要探寻其媒介传统,绕不开微博这一切人点。简单梳理一下可以知道.微博发端于2006年在美国成立的Twi t t er网站,是传统博客的衍生品。在其影响下,2007年6月中国开始出现第一家微博网站——饭否网,随后又陆续出现了叽歪网、腾讯滔滔、嘀咕网等一批早期微博网站。2009年8月新浪网正式推出微博服务.2010年4月腾讯网亦开通微博业务,除此之外还有网易、搜狐、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50余家网站提供微博平台。可以说,正是有这样一个广阔的生存传播空间,才使得我国微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可能要深入了解微小说,除了要考察其媒介传统以外,还要关注其文学传统的脉络。相比之下,微小说的文学传统要比其媒介传统复杂得多,同时也显得更为重要。
从作者创作角度看,闪小说是灵感的火花,是心灵的闪电。作者从广阔生活中捕捉有意味的光点,杯水兴波,迅捷地表达;从文本角度看,闪小说短小精炼,内蕴不陋,常常以小见大,此“小”是蕴含了某种丰富内涵的“小”,是体现为一种“精”的“小”。正如闪电,不特是光,更映照天宇,令人目眩神摇;从读者接受角度看,闪小说是一种碎片化的轻松阅读,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特色。因其短,阅读快,可见缝插针随时随地阅读。通过阅读,既审美外在的光环,又引人心弦的颤动,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掀起心灵的风暴。

4、有文化真可怕(闪小说) - 草稿

    文/有缘有爱 

      阿文对自己摊上这样的媳妇显得很无奈,虽说媳妇人长得美,就是性格有点霸道,在家里说一不二,阿文必须言听计从。        晚上,儿子不好好写作业,媳妇就教育他:你看你爸,长得多磕碜,还没钱,知道妈为啥嫁给他呢?就是觉得他有文化,会写点文章的本事。你好好念书,长本事,将来也娶个像妈这么漂亮的媳妇!

      儿子惊恐地看着他妈,一咬牙,把书扔到一边:不念了!省得将来受气!有文化真可怕!

5、一个新手怎么写小说

如何写小说(转载)

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小说的作者必须牢记这点:不要过分描述任何事情,无论它是特顿山脉,是夕阳,还是怀基基海滩上的斑马。否则,你叙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响,你也将使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危险的空白。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读者的确愿意跳过那些无效内容。

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小说家大卫。罗吉曾宣称:“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大多数背景描写的危险在于一连串的漂亮的陈述句和叙述的中断将读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请牢记罗吉的格言,将它打在纸条上贴到计算机或打字机前:“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

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因此,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马丁尼”;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个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轻少女”;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高顶回角帽”;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阿比西尼亚猫”;不是“一支枪”而是“一支0。44口径的新式自动手枪”,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马奈的‘奥林匹亚’”。

将描写四忌与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为一,我们就得到了一条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写时都应该遵循的一条规则:要具体!

你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真实可信,他们在自己国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中进行着日常工作。——拉威尔•斯潘塞。

“怎么才能让事情看起来真实可信呢?”当一位作家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赞扬。如果有人进一步对他说:“我好像身临其境,能够听到、嗅到、感觉到这些地方,就像走进了小说的书页中”,那他给读者的东西就的确非同寻常了。当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借助于五种感觉”。一些作者总意识不到应利用读者的五种感觉来获取真实感。利用读者的视觉感受是常见的,但是利用读者的嗅觉、听觉(除了在对话中)、触觉或是味觉又有几次呢?我从1976年开始写作,至今仍在我办公室的墙上保留着五个词:看、听、感、尝、嗅。每当我写作的时候,都会参照这张表,有意识地写些带有气味的东西。实际上,一些令人作呕的东西在创造真实感的时候,反而有奇迹般的效果。

想想当一个人打开冰箱的时候,那种腐烂的水果的味道;当一个人剥一只熊皮的时候,那腐臭的脂肪;当一位妇女在无人服务的加油站给油箱加油的时候,手上会沾满了汽油味。仅在故事的开头提及味道是不够的,在叙述情节时,你还得反复参照那张表。让我们设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争论某件事情,男人从门口一直冲到厨房,冲着女人大声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须在我回来之前搬走,否则我就离开这个家!”在设置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可以让女人烤制南瓜饼(味道甜美、温馨,让人回想像感恩节一样的快乐时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气味,这个场景就呈现出寓意。我会在某个时刻让读者想象这种气味:“我郑重警告你,劳拉,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他说着,那样子就像厨房里的味道一样酸。不要忘记,在争吵的时候,劳拉还一边往罐子里装着泡菜。当她在大声吵嘴的时候,可能会烫伤手,然后把手伸到冷水里冲洗。当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盐水,并且洒了一地,然后还要擦干净。她还在粗棉布制的围裙上擦干她的手。她可以擦拭从额头(热热的,痒痒的)上流淌下来的汗水,她可以一边叫嚷,一边挥舞手中的勺子(坚硬的,木柄的),并向男人扔去。这些都会增强视觉效果。当争吵越演越烈的时候,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是不是有条狗溜进来,喝锡制饼盘里的水?

是否有一辆行驶的汽车正在马路上发出卡嚓卡嚓声响呢?是不是传来孩子们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的声音?当炉子上的水烧开的时候,是不是在叮当作响呢?水有多么热呢?你告诉读者温度了吗?小说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边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争吵以男人气冲冲地出去而告终,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时,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饮冰咖啡,发觉咖啡很苦,然后做了个鬼脸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在类似上述的情节中要同时唤起人的五种感觉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情节必须进行精心的安排。绝大多数情节是不能用全这五种感觉的(尤其味觉最难写进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唤起读者的四种感觉,在大多数情节中,起码可以唤起读者的三种感觉。当你对小说对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时候,就大声读出你的对白,假装你是一名演员,并以电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腔调说出你的台词。如果它听起来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记,人们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总是未经加工润饰的,所以要让人物说的话短一些。生活中人们总是一个一个地提问题,你小说中的人物也应这样做,特别是当他们要彼此认识了解的时候。人们在谈话中经常叹息、抿着嘴笑、抓头、鼓起双颊以及端详他们的指甲,你也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有这些动作,并让人们在干工作的时候,继续他们的谈话。

使用收尾语来创造意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子:“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大声嚷道。她“砰”地一声把水壶放下。“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猛地扔下水壶。第二句更增加了紧张程度,让故事情节更快的向前推进,减掉了多余的词语,暗示而不是告诉读者劳拉正在大声叫嚷。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则的最佳时刻,我正是通过这些原则来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紧张的时刻所用的词要少而精。我是从我的英语老师那儿学到这一点的。在我写第二本书时,有几个情节我总无法写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给这位老师,请她提出批评和建议。当她告诉我这个规则之后,我就把它应用到我的小说中,结果,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

在情节紧张的时候,要采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采用短词,少用结束语,要写得突如其来。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紧张气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与此相比,在气氛比较沉闷的情节中,到处笼罩着寂静和安宁,此时就要使用较长的句子,较长的词语,较长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结束语。这样做就会自然缓和紧张气氛。当你在构思小说时,就要确立写实的态度。只在通过观察、思考你才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们以固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进行着他们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说的,味觉是最难写进小说中的,但是五种中有了四种也不算坏。

应用这五种感觉,利用句子结构来创造或缓慢或紧张的气氛,这样你写出来的小说读者就不能丢下了,因为它们是那样真实可信。

抓住兴奋点:

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菲立兹•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果这些时刻是在经历了被拒绝和失望之后,那么将更加令人喜悦。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时刻,第一次听到编辑对我鼓励的话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来,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说握在手中时的狂喜。我坚信,对任何一位小说家而言,真正的“兴奋之巅”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它还会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激发它。我是指当一部新的小说在构想时,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在一个新故事(或小说)的最初构思中不断闪现时,作者会有一种眩目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这将是自己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这种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间出现,我会带着此种感受度过几天或几个星期。这些思想中的闪光聚集着如此多的奇异光彩,好像由于某种魔力而不断地闪烁着。

于是,我把它们写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开头,但是偶尔才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写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我梦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当我发现自己仅仅是给故事开了个头,必须把它们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兴趣。魔力消失了,于是我又不断地放弃那些故事。

我羡慕那种能够沿着最初的构想,并把它发展成小说的作家。但是我却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须在动笔之前,明确写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那些最初的闪光点,并使之继续闪亮或者再现。我发现自己在写到30页左右时,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兴奋状态,我的兴趣就会被高度调动起来,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兴奋能持续多久是因书而异的。我先花些时间在笔记本上设计人物,搜集情节中的零碎片段,明确我的写作方向,或者草草记下脑海中曾涌现过的东西,直到我必须动笔的那一刻到来。那一刻总是在我还没完全设计好时就来临了,我从不拒绝那股推动力,至少我可以先为我的故事开个头。为了奖赏自己,我通常会先写上几页,这对写作的连续性是有益的,它能随时帮我回到人物和情节的构想中去。

当我再次翻阅已完成的部分,愉悦的感觉便又涌起,我真想有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分享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并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确希望得到赞许和肯定,尽管我知道自己是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评判者,因为我深陷于创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点

通常我所选择的读者都是深诸这套规则的,他会在给我鼓励的同时又温柔地来点建议,让我不至于飘飘然。而我迟早都会再读一遍第一章,看看经过了思考后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而言,过早地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是危险的,它会使最初的兴奋被轻易地浇灭。较为保险的做法是等写完后再请别人来阅读和评判。

现在,我不再奢望极度的兴奋点能始终延续,我知道它还会再现,令我兴奋,激励我继续往前走。要知道,几百页的故事仅靠一次兴奋浪潮的冲击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绝妙的新想法会使我峰回路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之笔,把我再度引向兴奋之巅。小说家应该是情绪化的人,倘若我们的写作成为没有激情的自觉运动,写出的小说也一定会平淡无奇。

静等灵感的突然迸发也是不明智的。写不下去时,我常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可能会采取什么意想不到的行动?什么样的情节才是既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脑海中过着电影,任灵感的火花不断地撞击。

让我们分析一下小说写作中常遇到的三种兴奋状况。第一种是最为重要的,即作者对将要描写的故事的亢奋的感觉;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发挥某种特殊作用时的体验。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促使人物兴奋的动力,你就达到了兴奋的另一个层次。第三种兴奋是有关读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兴致都很高,那么读者也将从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如何令作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之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小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所写内容产生厌倦和没有了长远计划是主要的症结。为了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即:不要过多地回头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当我每天开始写作时,我只读最后的几页,它给我一种赶紧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我是多么想了解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样,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往前翻看超过5页以上的部分,哪怕是仅仅一小会儿。

那一时刻还是到来了,当我开始确信我写出的不过是一堆乱八糟的东西时,我便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干脆从头读起,一直读到我写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们却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擞,继续往下写。我发现经过这遍浏览后,我对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6、读《闪小说》有感800字

 晶莹如珠
——读朵拉闪小说有感
文/程思良

读完马华著名作家朵拉女士的一组闪小说,脑中倏地闪出“晶莹如珠”四个字。这些闪小说佳作,如一粒粒圆润的珍珠,光彩夺目。
朵拉是微型小说名家,她的微型小说中,女性、家庭、两性关系是创作的一个主旋律。她的这组闪小说,也体现出其题材选择上的这一特色。除《翠鸟》《青山依旧在》外,《窗外有光》《白首偕老》《矮矮的向日葵》《迟来》《害怕的自由》《唤醒》《抉择的桌子》《没醉》《写她》《遗失珍珠》《银铃般的笑声》《占有欲》,均与女性、家庭、两性关系相关。其中,尤其注重描写两性间那复杂微妙的爱恨情仇。她以简洁的笔触,不动声色的冷静叙述,演绎红尘男女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真实地再现了两性关系中五光十色的风景。
优秀作家都有一双慧眼,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创作素材,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朵拉也不例外。她说:“有心文学创作,不放过一切生活细节,用心感觉非常重要。观察的时候,冷眼旁观。创作的时候,用心思考和感觉,如何把平凡的故事说得不平凡,除了冷眼热心,更别忽略生活中的小,小东西,小事件,小细节,把一切日常的小放大去看,深入理解。这和我画水墨画的方法一样,小小的一朵花、一只鸟、一颗石头,皆可成为一幅蕴涵深义的图画。”(《不妥协的灵魂》)她的闪小说,便是明证。没有写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凡庸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生活的“小”中,她别具慧眼,灵心妙运,使“小”大放异彩,熠熠闪亮。
闪小说因篇幅超短,特别讲究构思精巧。朵拉闪小说的这一特色十分突出,构思巧妙,杯水兴波,故事情节摇曳多姿,尤其精于结尾艺术,妙用“欧·亨利手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例如《写她》:
报纸上连载男作家的爱情故事。
“你不应该把你们的秘密公开。”朋友说:“她已经去世,你却透露你们的过往,对她不公平。”
“法国女作家米歇尔在她的好友过世后,说‘为了不要失去她,我要写她,至少在纸页上,她是不会消失的。’”男作家借别人的话来回答,语气悲伤,神情惆怅。
“啊!”朋友这才知道,作家如此多情深情。
朋友不知道,揭露自己和女政治人物的婚外情,作家获得稿酬50万令吉。
这篇闪小说,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闪跃腾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报纸上连载男作家的爱情故事,引来朋友的指责,这是一波,设下悬疑,风云乍起;男作家的回答又兴一波,予以解疑;正当读者被作家如此多情深情而感动时,结尾却凌空一闪,再掀波澜,情节的反转,令人拍案叫绝。
闪小说是减的艺术,是有意味的简化。有评论家如是说:“闪小说是瘦了身的文学书写,浓缩的都是精华,浓缩更需要巧手和匠心!”诚然!朵拉闪小说做了生动的诠释,颇似素描画,寥寥几笔,便能写意传神。例如《占有欲》:
她手上戴一个男装手表。
“是他丈夫的。”
“就是那个建筑业大亨。”
“是的,他已经去世三、四年,她还一直戴着。”
“她很爱他吧?”
“也许。不过,听说这手表是另外一个女人送他的。”
“啊!婚外情!”
她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是的,是我去世的先生的。是的,我爱他。”
她低头看手上的表,脸色阴冷,声音坚决:“无论生前死后,他所有的时间,都是属于我的。”
记者一看,手表上的长针和短针,都已经停止跳动。
全文仅190字,故事写得风生水起,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作家用最少的字表达出丰富的意蕴,言简意赅,不能不让人叹服。
朵拉说:“喜欢以容易看进去的方式呈现作品。句子平淡,有时候看起来甚至淡到没有味道。”(《不妥协的灵魂》)乍看,她的作品的确如此。但这只是她小说的表象,倘若深入作品之中,细细味之,便会发现其作简而不浅,似淡实浓,含蓄蕴藉,内涵丰赡。例如《抉择的桌子》:
唤一杯咖啡,静静地坐着。
门外吵杂嚣闹,购物中心里拥挤的人群并不一定是来购物,正如走进咖啡馆的人并非是为了喝咖啡。
5年前的那个下午,就在这里,她也唤一杯咖啡,静静地坐着。
留下来或者出走?
她心里的犹豫在渐渐放大。
后来,咖啡未喝光,她做了一个决定。
抉择的桌子,给她美丽的回忆,所以她回来,唤一杯咖啡,静静地坐着。
小说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咖啡馆里,一位女子唤一杯咖啡,静静地坐着,思绪在美丽的回忆中翩飞……当初,她是留下来还是出走了?作家并未直接点出,而是妙用留白艺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拓展了想象空间,使作品极具艺术张力。
运用细节描写刻划人物的微妙心理,在朵拉的一些闪小说中有精彩体现。例如《迟来》:
团员纷纷懊恼地埋怨:“早一点就好了。”
深浅浓淡的红密密麻麻铺了一地。
“好丑。”他心想,一脚踩上去,毫不怜惜。
树上的樱花零零散散,风一吹,又再一点一点地飘落。
他远远地看她,隔着许多花落了以后的秃枝,她和另一个他微笑地观赏树上剩下的数串樱花。
初识,还在念书,爱慕和热切像朵花蕾,未绽放,已经毕业。
再重逢,竟是多年后的今天。
风吹,花落,一切都无法掌握。
“咦,你看,落在地上的花,也有它的漂亮呢!”太太什么也不知道地唤他。
面对满地落红,作家写道:“‘好丑。’他心想,一脚踩上去,毫不怜惜。”细节传神,妙不可言,将主人公“他”的隐秘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朵拉女士的闪小说虽然写得不多,但每篇都好看耐味。目前,她正在马华文坛倡导闪小说。在她身体力行的推动下,不久的将来,闪小说必将在马华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7、闪小说什么意思?

“闪小说” 之名源自英文“flash fiction”。

西方的“flash fiction”源远流长。“闪小说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 、欧?亨利 、卡夫卡等伟大作家。

闪小说,它既是文学的,具有小说的特质,又是大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

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

也叫‘蚂蚁小说’了~~~~

一、从作者创作角度看,“闪小说”是灵感的火花,是心灵的闪电。作者从广阔生活中捕捉有意味的光点,杯水兴波,迅捷地表达。
二、从文本角度看,“闪小说”精炼短小(180至210字),内蕴不陋,此“小”是蕴含了某种丰富内涵的“小”,是体现为一种“精”的“小”。正如闪电,不特是光,更映照天宇,令人目眩神摇。
三、从接受(读者)角度看,“闪小说”是一种快乐阅读,符合消费时代的轻松快速阅读的特色.因其短,阅读快,可见缝插针地随时随地阅读。此外,通过阅读,不只消遣外在的光环,也引人心弦的颤动,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掀起心灵的风暴。

8、闪小说的定义

“闪 小 说 ”是字数限定在600字内的小说新样式。它既是文学的、具有小说的特质,又是大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微型,指篇幅超短;新颖,指立意别出心裁;巧妙,指构思精巧;精粹,指言约义丰。
“闪 小 说 ”之名 源 自 英 文“flash fiction”。西方的“flash fiction”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欧·亨利、卡夫卡等伟大作家。汉语“闪小说”也可追溯到先秦的神话传说与寓言故事。不过,汉语“闪小说”这一概念则是由微型小说作家马长山、程思良等人于2007年才明确提出与倡导的,因其引领阅读新潮流,迅速风行天下,成为小说家族的新样式。

9、闪小说写出大境界——王立红闪小说创作手法浅析

&

与如何写闪小说球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