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小说写得很带感?
小说要想写的带感,那就一定要具备故事性!
而故事是怎样的,有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
我们就是在这三个基本框架里面,不断的制造冲突和高潮,带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身临其境的觉得“爽”,让他们把情感投入进去。
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就完成了百分之九十。
在我自己的写作期间也喝了不少香浓鸡汤,但轮到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爬行过程。就像蜗牛与黄鹂鸟一样,我们不是飞升的黄鹂儿,我们是一步一爬的蜗牛。但蜗牛持之以恒,总也会爬上葡萄藤。
我的经验就是,一篇文章的成败,至少有70~80%归功于故事的基本构思。很多时候你的文章没有代入感,跟你的文笔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就是你的故事没有写好。
2、如何让自己写的文章有代入感?
首先,我觉得,如果要有代入感,那也就是在要求“真实”。这里的真实并不是一定说是和实际相符合的,毕竟小说很多时候的都会高于现实。所以这里的真实,指的是与心理活动的贴近。也就是说要与大部分人(读者)的常识和三观的贴近。所以我就根据以上理解,谈谈写作时一些注意的地方吧。(虽然我也不咋地)首先,最让读者有代入感的是情节的布置。别的先不谈,情节一定要完整,有逻辑。有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结局。就算是突然剧情上来一个大转折,你也需要事先有过伏笔,这样才能显得不突兀。最简单的,比如一个角色是叛徒,那么他之前的行动,语言就会或多或少的泄露一些他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要领便当,那么可能就会在哪里立一个flag。在这里需要的是较高的对文章的把握能力。多写多练是肯定的,列大纲,列时间表也都是一些不错的选择。其次,是人物设定。人物设定同样也需要符合逻辑,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固定的,他回答什么话,对待事情有什么反应是和他的性格一致的。你塑造的这个人物,他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因此一旦人物做出了超出他正常反应的事,那么就显得故事十分的不合理,自然也会让读者产生很别扭的感觉。你不能设计一个本来很果断的人在关键时候犹犹豫豫,或者一个很硬汉的人讲话唯唯诺诺。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变化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关于描写人物,建议是可以从身边的人观察起,或者塑造一些某一部分性格特别突出的人(热血汉子,害羞的女孩之类的),再或者直接去现用的作品中去套用一个相似的角色,然后认真地去揣测他们的行动和语言特色。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你去做那个人,代入角色之类的,最重要的是感觉。就好像你和别人相处,别人会在你心中留下一个性格印象一样。接着,就是关于文章背景的描写和设定。无论是写日常,写科幻,写魔幻还是别的什么,都需要有个相对科学,可以被人接受的背景(至少也要做到不明觉厉吧,要不这还怎么编下去…),在这之上在对剧情进行合理的展开和延伸。作者展现给读者的世界如果越合理,越详细,那么毫无疑问,代入感也会加强。(要是能做到像托尔金菊苣那样都搞一个夏尔历法还有通用语发音语法之类的,那这个完全不用担心了……)
3、写小说要有代入感,请问如何才能增加小说的代入感?
所谓代入感,就是指在小说或游戏中读者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代入感,亦可以指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产生的情绪,或高兴,或悲伤,等等。比如看郭靖、令狐冲等等,即时不将自己替代为主角,也可以有各种情绪。
通俗点说就是要吸引读者眼球,要引人入胜,牢牢抓住读者的阅读胃口。
至于如何处理主角,那就要看作者的想象能力了,如果作者幻想的刚好是大部分读者也曾幻想或者喜欢看到的情节,那么当作者将之描写出来之后便会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当然语言要通顺得当。
情节环境也一样,这是一通百通的事,主要凭借的是想象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望作者加油!
4、如何让自己的小说有极强的代入感,从而营造出真实感
要有好的代入感,就是要令读者能够找到一个舒服的方式看一个舒服的故事。回 熟悉,需要,这是代入感中最答常用的两种技巧。 给读者一个他们熟悉的主角,给读者一个他们向往的主角,这就是人物的代入。
需求有高低之分,越低的需求,受众就越广。要写出最多人喜欢的作品,就围绕着最多人需求东西来立意。 小白文就是基于此发展起来的。
另外,需求是可以引导的。有些需求原来读者并不需要,但是他一旦融入你的故事中,会被感染或影响,并逐渐认同了这种需要。 这是高水准的作品。
5、怎么让小说有代入感
文字作品不仅仅需要“代入感”,需要“带入感”,更需要“贴切感”。前面两者让人天马行空,看见真实所不能看见的;后者让人品尝甘甜,除了埋怨,也要有更多感恩。这才是文字作品中,所有作者写手需要给广大读者负起的责任,而不是一昧的只把读者当作顾客,埋没情感。
代入感这个概念最初就是针对网络小说而提出的。因此这个概念在青年作者间流传开来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网络时代造就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种概念的提出也反映出网络小说本身“事实感”的不足和对“吸引力”的高要求。因此,讨论代入感这种概念,也将其放置于网络小说或类似于网络小说的创作比较恰当。
大家普遍认可的“代入感”的意思有两种,一是能让人感同身受,二是能让人身临其境。
这两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代入感”所营造的效果的。
让人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是说故事所描述的情节、塑造的环境、孕育的情感与读者自身的经历具有重合,能够引起读者的熟悉感和共鸣。
说白了,也就是写得要真。这种真实感并不一定是事件和世界观的真实感,而是事件本身和个中的角色反应、遭遇与感情的真实性。例如写成长,写中二少年的迷茫,写了无梦想之人的迷茫和跌跌撞撞,写恶人欺凌善者,写不被理解,写与父母的矛盾,写你我家庭的差距和带来的不安,写追妹不得的痛苦……
这些情感状态与经历并不一定要在现世才能还原,架空世界里同样也会发生,因为这都是植根于人本身与人与人间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就是还原现实中人会遇上的欢喜哀伤、迷茫醍醐。通过相似地经历或环境或感情塑造,获得读者对故事的认同感,给予读者有人与它相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推动故事的发展,从而满足读者的情感期待。
一方面故事的发展要合乎人情世故的逻辑。不能生拉硬套,非得弄出大喜大虐,不然读者就瞬间出戏了。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读者的潜在期待,例如主角能不能赢,这对情侣能不能在一起,恶人最后有没有得到惩罚,等等。
让人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是说故事所描述的情节、塑造的环境、编排的剧情、人物的反应等符合作品世界观及设定的总体基调。很多作者都喜欢为自己的作品塑造宏大的世界观,并且各种设定都设计得非常精细。但是有一些作者一方面设定做的很爽,另一方面实际创作过程中却并没有活用这些设定,或者并没有在设定框架间编写“合理的”故事。
有不少作者沉醉于构建庞大设定间,却忽略了自己搭建起的这些设定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从而造成了实际成文过程中某些设定被忽略、被弱化,或是整个故事叙述并不符合设定隐含的内在发展逻辑。抑或是作者创作只为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或是对某些情节的钟情,从而使剧情的发展缺少令人信服的逻辑,节奏不恰当。
这就要求作者写符合小说设定的故事,强弱对抗、阵营区分、人物立场、成长轨迹都应该在设定的框架之内,并且主人公的剧情与经历也应该依循这个框架的一般法则。与“让人感同身受的代入感”结合,推动剧情的发展。
代入感是网络小说作者和游戏开发者非常关注的一项创作指标。它以满足并吸引受众为第一要义。它就是要求作品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让读者参与到故事中去感受,甚至是在感受作品的过程中达到忘我的地步。从而使读者能够持续投入到作品之中,并且为了获得作品后续的剧情或获得更好的体验而付费。
它强调作品合乎设定逻辑与受众情感期待的“事实感”,通常通过还原受众可能普遍存在的经历或情感等方式实现。
因此,代入感并不是要求“我”就是“他”,也不是要求对话里要做到化为某个人。代入感强调的是更高层次、接近作品全局的努力。它要求的是整部作品的“事实感”。它不是说要作者非得变成里面的某个人,而是要求作者在塑造角色和构架剧情的时候,如果以现世为舞台,就要写的真实,如果以架空设定为舞台,就要写得合理。能够让读者随着作品发展的逻辑和节奏,寻得一种熟悉感或是事实感,逐渐沉浸其中。
至于“简练到位”如何培养,那就是另一个独立的问题了。在一个问题下面又涵盖了另一个不相关的问题不是知乎的正确用法,这里也就不展开了。
最后还是说一句老生常谈的题外话,写作是实实在在的练出来的技能,坦白来说,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提问和获得的解答能够对写作者的创作提供多少帮助,仅仅是一个层次比较低的参考。最后还是得回到实际动笔这件事上,在不断地写作中修正自己的感觉和手法,末了自己学到的和当初听到的,或许都已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个人并不推崇在创作中特别关注某一个概念,或是以某一个概念去要求创作。特别是这些并没有明确定论的概念。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讲钻研这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还不如在实际的文本中设置具体的写作目标。或是在创作完成之后回头重新评估作品在营造上面的优劣,再来评价人物塑造、剧情节奏、代入感这些方面是否做得好。
6、写作中如何在细节里注入代入感?
其实,让读者读到一段文字的时候,有深深的代入感,并非难事,这里有四个小秘诀分享给大家。
①场景常见。
蒲松龄的名篇《促织》中,写到成名儿子之死,用了八个字,「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儿子死掉了,两口子很伤心,哭过之后,都没有话说,静静地在家里坐着,对着墙角,这实在是太常见的场景了,每个读者都经历过伤心,也都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场景,是伤心时才有的场景,所以读到「夫妻向隅」时,一下子就能进入到故事的情景中去,感受到小说人物中的无限伤心。
紧接着,蒲松龄又说,「茅舍无烟」,夫妻俩的生活很平常,住着普通的房子,儿子死掉了,既没心情生火做饭,也没心情点火烧炕,在失掉儿子的情形下,饥饱冷暖,已不重要。但凡是有着正常情感的读者,读到「茅舍无烟」,都能感到巨大悲痛从纸上扑面而来。
②细节真实。
施耐庵的《水浒传》很出名,也很受大家的喜爱。《水浒传》中多处描写,都非常地真实,读者看一眼,就能记住。
《水浒传》第十八回,写的是林冲火并王伦。当王伦拿着一些金银要送晁盖等人下山的时候,豹子头林冲突然一脚踢开桌子,腾地站起身来,从衣襟底下抽出一把刀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猜到林冲大概要干什么,吴用晁盖等人自是要火上浇油,阮氏兄弟趁机拦住梁山泊另外三位首领,梁山上的小喽啰目瞪口呆,王伦见形势不好,想跑,却跑不掉,于是,只好大叫,「我的心腹都在哪里?」
这一段描写,把当时所有人的形态都真实地展现出来了,王伦死到临头,情急之下找心腹。然后施耐庵又写了一笔,「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这一笔非常地真实。
按照常理,即便王伦再不堪,也肯定是有一些心腹的,何况王伦也只是容不得能人而已,谈不上多不堪。但是,这一笔也写出了王伦不能容人的后果,即心腹中没能人,面对凶猛的林冲,他们能力不足也就罢了,胆子也不够,足见王伦的心腹也跟王伦是同样人,关键时刻只顾自己。
③符合逻辑。
太史公司马迁所作的《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段,非常地生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读起来,鸿门宴上的一众人物,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项庄、樊哙等人,好像一一从书中走了出来,到我们面前把鸿门宴的场景再复现了一次。
项庄舞剑之后,随侍刘邦的张良就急匆匆地出来,找樊哙,樊哙问张良,现在的情况咋样了,张良就直陈要点,说情况紧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一听,就说要闯进去,与刘邦同生共死。然后,樊哙就拿着盾牌往里闯,门口的士兵拦樊哙,樊哙拿着盾牌撞,拦着的士兵就倒地上了,樊哙进去了。
司马迁说樊哙进去之后,西向立,瞪着眼看项王。司马迁前边交待过,项羽项伯是东向坐的,樊哙西向立,正好跟项羽对着,还瞪着眼睛怒视项羽,非常地了不起,因为当时的诸侯见项羽,都是膝行向前,莫敢仰视。也就是说,那帮诸侯见到项羽,都是跪着过去的,根本不敢抬头看项羽,但樊哙竟然站着,还对项羽瞪眼珠子。
接着,司马迁又说,樊哙「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我们当然知道,人的头发是不可能硬到向上竖起来的,瞪眼也不可能把眼角瞪裂开,但司马迁的这八个夸张的字眼,却让我们非常地有代入感,我们读着文字,都能感受到樊哙的勇猛和气愤,因为这种夸张描写符合逻辑。
④突出重点。
鲁迅的《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名篇。
鲁迅写人物,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既只抓重点来写,不做全面刻画。写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老年时老树皮一样的手;写杨二嫂,用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
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十分地传神。
在写到祥林嫂的时候,鲁迅说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表明她还是一个活物。「间或一轮」四个字,就把祥林嫂痛苦、麻木的样子送到了读者眼前,四个字,强过一般写手百十来字的铺陈描写。这就是突出重点的重要性,把重点抓住,只需寥寥数笔,就能把人物写活,就能让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