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如何带入感情

1、小说的感情戏要怎么写?

有些东西有没有经验是不重要的,重要是读者们想看到什么。读者想看什么呢?看情侣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而分手?看小夫妻因为柴米油盐而吵架?我见过很多作者一直迈不出“写实”那道坎,结果因为写的太真实,导致读者在虚构世界中再次面对了现实,从而扑街。

2、一人看书不管是什么书都有很强的带入感是怎么回事呢?

读小说代入感很强?这可不是好事!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阅读某本小说时,代入感特别强烈,有时甚至觉得作者写的就是自己。

读者会发现自己的情感历程,和主人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时甚至一模一样。

于是,读着读着,读小说的人和小说中的主人公逐渐融为一体,读者把自己彻底地代入到了小说的故事中。

在我看来,读小说有点代入感是正常的,因为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否则也不会有共鸣一说。但是,如果阅读的代入感太强,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我试着从作品和读者两个角度简单聊一下这个问题。

从作品方面来说,网络小说与严肃小说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距离感的处理。

网络小说,尤其是意淫类小说,讲究取消距离感,增强代入感。如果你去搜索网络文学写作技法,肯定有一章是专门教你如何营造代入感的。

意淫类小说的目的就是让你代入,让你沉浸,让你一会儿当霸道总裁,一会儿又当修仙高手。

严肃文学不一样,它讲究的是距离感,而不是代入感。

就像美学大师朱光潜举过的一个关于海雾的例子。有一次他坐在轮船上,遇到了浓浓的海雾。海雾使得能见度变得相当低,一时之间船长和水手们都感到很担忧。

如果你当时正身处这艘轮船之中,你所能感受到的恐怕只有恐惧与慌张。

而那些站在岸边看海雾的人,他们的感受是和船员完全不一样的。看着浩渺的海雾,他们可能会觉得气象万千,认为大自然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就是距离感所造成的感受的不同,你身处其中,海雾对于你就是功用性的,它对你造成了威胁;而当你拉开距离欣赏,海雾就是客观性的,它能带给你美感。

法国艺术家杜尚曾经把一个男性小便器带到了一个艺术展上,并取名为《泉》。平时,小便器就是功用性的,谁也不会去欣赏它。而当它被放置在艺术展上时,观众就会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它。

好的文学理应是有距离的,因为它需要让读者实现审视与自省,而不是让他们沉迷于故事情节。

从读者方面来说,有一些读者,他们并没有在主观上想要代入到小说情节中去,只是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某本小说的情节实在是太像,从而导致了客观的代入。

还有一些读者,他们就是喜欢代入感,他们读小说的目的正是追求这种代入感。因此,这些读者会主动寻求一些代入感强的小说来阅读。

所以说,如果你只把读小说当成一种消遣与意淫,那追求代入感也没什么值得指摘的。而如果你希望能通过阅读小说更好地充实与提升自己,那么请警惕代入感,因为过度的代入感会让你丧失思考的能力。

关注《有书有影》,只推送我看过的书。你要是喜欢,就多了一本可看的书;你要是无爱,就避开了一本讨厌的书。

3、看小说时,你会情境代入吗?

情景带入只会增加欲,对感情有太多虚妄的追求,对生活有太多的不必要的妄想…… 个人观点,不喜误喷!

4、写小说时,怎样能完全把感情融入其中?

写小说时,建议把自己沉浸在那个世界里,把自己想在小说世界的其中一个过客。
将心比心,甚至可以把主角想作自己。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写好后建议再看一看段落等是否符合自己的想象。
要写出真情实感,条理要清楚,最好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还可以借鉴一些唐诗宋词原曲。
最后,就是推荐你多看看一些书了~~(积累好词佳句~~)

5、一般来说,读者看,小说,会相对产生感情,那么,作者,是否会对自己写的书,有一定感情?

首先,你写的句子断句有问题,我认为你想问的是:一般来说,读者看小说,会对小说中的人物产生感情或者带入感情,那么,作者是否会对自己写的书产生感情?
我作如下回答:读者读一本小说时,产生了共鸣,就会产生感情,以至于沉浸进去。小说作者如想写好一本小说,是必然要带入感情的,所谓欲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对自己写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产生感情是必然的。

6、看小说代入不进去怎么办?

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作者写得不够真挚感人,所以难以让读者感到共鸣,使你无法有代入感。另一种可能是因为你看的小说多了,所以对一些感情描写比较免疫,因为你的鉴赏能力变强了,不是随便什么作品都能打动你了,说明你的水平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高。

7、看小说的时候太容易带入感情怎么办?

由于内心不够强大,在不经意间自我意识已经催眠暗示了,比如车子被高空抛物砸了,会受“维权”意识暗示状告全楼住户,而忽略了会将无辜的人牵扯其中。见到乞丐会被“防骗”意识暗示进而捂紧钱包,忽略了在是否被骗各占50%概率下区区几块钱或许能帮一个人。

8、小说怎么写感情

感情其实相当于人物,人物定位清晰,让观众有代入感,很自然感情也就出来了。如果人物的架构不完整,那么就算你描写能力再好,观众带入不到,那都是虚的。

(以下转帖内容,网上都是可以搜到的)
首先是背景设定。背景设定包括了主角的出身是怎样的?她拥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她在小说故事发生以前,经历过什么事?这些内容主要是故事以外的,当然也可以用于回忆或者背景交代。设定故事外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更加明确主角的性格。
一般,主角的背景设定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一类是心灵创伤型。
另一类是温情关怀型。
最后一类则是寻求存在感。
在三个背景设定和常规的人物模式下,也可以交叉组合从而产生出不同感觉的人物。

现实生活设定,三种状态下的表现:职业生活、个人生活、私生活。
职业生活:指的是和故事的主线情节直接交叉的部分。
个人生活:包括和朋友间的关系,和家人间的关系。
私生活:在小说中最多地体现为内心的独白。这一部分是最体现人物深层个性的部分。
上述三个部分:职业生活、个人生活、私生活,共同构成了读者直接在小说中看到的人物形象。这三者缺一不可,因为部分描述的缺失,会大大降低人物的可信度,使剧本显得粗糙。
利用上述方式,可以构建出一个多层次,具备故事展开可能性的人物。

背景设定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然而作为戏剧冲突的原则,人物应该拥有和内心相反的表面性格。
比如,如果我们决定了人物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寂寞沉静的人,那么她的表现就应该是比较阳光开朗的。这样,当她禁不住一个人痛哭的时候,才会具有张力。

以冲突的方式来构建人物,在主角的塑造中可以不被采用。尤其是在校园文中。因为作者的驾驭能力有限,如果主角处理成具有矛盾性格的人,很可能会写得不伦不类。
然而在偏情感的故事中,人物自身性格的冲突就是不能缺少的。

理论始终都是说说,具体多看看好文,吸收一下养分吧。

与看小说如何带入感情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