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如何做到辗转承合

1、我想写小说,求老师指点。

如何写小说大纲

小说提纲不需要固定格式,但就我的经验,总体来说就这几步:

第一,分四大部分:即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

第二,详细填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时间一般就写上背景的时间,而不一定要精细到哪一天哪一时哪一秒.因为如果你是在写长篇小说的话,最初做的时间安排很可能需要变动,如果在修改的时候频繁变动时间的话,那这个提纲还有意义吗?再者就是地点,也是先写几个大地点.方便修改.人物方面,要从性格,身份背景等方面来写,这里要详细一点,因为对人物的介绍越详细,对推动以后的情节发展越有利,因为你如果清楚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就能明白人物会怎样去对待周围的环境变化,以及情感等.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莎翁的作品就是从人物的性格等方面入手的.

主要内容我的一般做法是:在提纲中只列事情的开端和结局.中间的发展过程空着,还是方便修改增删,最后在定稿时把这一部分填起来.

很多的新作者在推出了大量的作品后,却是留给读者的是迷茫,包括作者本人都处于迷茫之中,一开始都想写成一部辉宏巨作,场面巨大,却写到一半发现,后文该不知如何写下去,也不知道如何延续,如何收尾,数十万字的文章如何才能打动读者,如何才能胸有成竹的撰写,这就需要,像是在盖一幢大楼前,必须有一副精细的图纸,任何一部分都能心中有数,文章也会条理分明,情节也可以循序渐进。

以下的提纲就是为所有新作者们提供的一个写小说前的框架,也适合于多人合写,如果把小说当作一个人,那这个提纲就是小说的骨架,情节就是肌肉,风格就是外表,笔力就是情感。

没有一个坚实的骨架,小说就会显的软弱无力,让读者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不是给作者自己看的,而是给千千万万的读者欣赏的,所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是至关重要.

首先,让别人看明白之前,就必须自己比别人更清楚。

虽然以下的提纲有点像是游戏制作的设定,但同样也是小说所需要具备的元素,每一个环节和设定都在写之前都明列清楚,因为写小说跨度时间长,人的记忆不可能长时间记忆原先设定的内容,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如从下手和甚至偏离原来设定的尴尬局面,每一节的编辑就会如同把一句话放大成数千字一样,能够随时把握小说的进度和方向,写作时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这样能利于新作者们把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意展现给大家。

写作提纲草案

书名:《XXX》

第一、体材:玄幻,武侠,科幻,幻想,军事,YY

第二、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说明什么?内涵

第三、内容简介:

第四、预计字数:XX万

第五:环境设定

环境地理:哪个世界环境,如是异时空需要说明,什么地名,越后面越远,供人物移动使用。

中央: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设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间角色和闲杂职业)

1.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N.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第七、技能设定:

1.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

第七、道具设定

1.道具名称:尺寸,外型,重量,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制造成分。

第八、情节设定(最简洁的一句话介绍整个情节)

环境序引:

世界格局:

势力分布:

第九、情节结构

主角出世:

生活环境:

引发情节:

主角入世:

学习情节名:

受挫情节名:

组队情节名:

敌对情节名:

战斗情节名:

进化情节名:

再学习情节名:

大势力情节名:

书末战斗情节名:

末尾结文情节名:

敌对情节:

介绍情节名:

结仇情节名:

内部对话情节名:

分裂或发展情节名:

盟友情节:

介绍情节名:

结盟情节名:

帮助情节名:

第十、章节情节简述(200-500字说明全节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大结局:

第十一、他人润色拼接说明:

1.组队拼写流程:主题提出->情节规划->初建提纲->创意补充->情节补充->确立提纲->包干分配->回稿审核->章节修改->思路调整->回稿修正->拼接润色->漏洞群修->计划;

2.阅读全文,风格及语言修改,必须由同一人完成;

3.如需要他人续稿填坑,需提供需续稿部分的详细提纲和思路的,并保留续稿者个人标记;

4.留伏笔或新的思路,需在节末注明,利于后文编写;

5.若单节审核,由原作者修改,需要写详细书评,优缺点

关于故事梗概

千万不要指望编辑还不了解故事梗概就会阅读全稿。如果没有故事梗概都,我就会要求投稿者提供。我也算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不会写故事梗概”。我心里会说:这都不会,那趁早别玩儿文字了。如果还想继续玩,就必须学会写故事梗概。
如果投稿者能提供小说的“看点介绍”,那就更好了。

故事梗概要达到如下目标: 

(1)说明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特点。
(2)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
(3)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所在。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4)说明事件的结果。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

举个较短的故事梗概的例子:
题名:《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二战结束后,美国黑手党几大家族开始新的竞争。维托.考利昂人称“教父”,是最大的黑手党头目之一。他的小儿子迈克尔是长青藤盟校的优秀毕业生,战斗英雄,一直不愿意参与家族事务。他父亲遇刺受重伤后,由长兄桑尼代理家族事务。出于敌忾之心,在谈判时,迈克尔暗杀了对方家族的老大以及跟黑社会勾结的警官。他远走意大利西西里躲避,仇家追踪到这里,炸死他的妻子。主持家族事务的长兄桑尼也被仇家设计杀死。老教父康复后跟对手谈判求和,逃亡一年之后,迈克尔回到美国。老教父死后,迈克尔清除内奸,展开复仇计划,成功后被尊为新的“教父”。
 
时间:二战刚结束,1946年。
地点:美国、意大利。
人物:老教父,迈克尔。
特点:老教父,老谋深算;迈克尔,从白道精英候选人到黑道老大。
主要事件:复仇,争霸。
困难:仇家的毒辣手段。
意义:保存自己,消灭对手。
结果:迈克尔成为新的教父。
第一看点:第一次在小说中得到揭露的黑社会内幕。
第二看点:老教父在小说中阐述的所谓的“生活的智慧”。

故事梗概的常见偏差

(1)流水账。
(2)说概念,谈感觉,看不出故事。
(3)情节线叙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为的逻辑。
(4)文理不通。写者要么不够认真,要么文字功底不够。我不认为一个不认真对待自己笔下文字的人能写出10万字的好书来。

开篇如何立即打动读者

开篇不能立即打动读者,风险就是读者丢弃小说不看下去了。要立即就打动读者,我想,可以用下面几个办法试试看。
1. 点穴
2. 亮剑
3. 挥棒

点穴:“点笑穴”,“点涌泉”,“掐人中”,“点膻中”。

点笑穴。
方法解说:
开篇立即让读者笑。读者会期待后面还有更幽默的内容。

注意:
当然,不能低级趣味。要有一定的内涵。多年以前,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说,咱们做出来的东西,不能让比较有水平的人看不起。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我感觉还可以加上一句:我们写出来的东西,不能不敢给我们尊敬的人看。

点涌泉。
方法解说:
张无忌在绿柳山庄陷阱中点赵敏的足底涌泉穴,目的固然是想让赵敏难受而说出脱困之门,但副作用却是让赵敏对无忌产生了爱情。这里就用这个意思。小说开头立即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爱情,或者唤起读者心目中隐藏的爱意,读者自然就会追着看。
我感觉明晓溪的《烈火如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注意:
这个方法尤其要杜绝低级趣味。

掐人中。
方法解说:
掐人中的目的在于唤醒。用这个法子开头,目的是唤起读者心中隐藏的某种情感,在一片懵懂之中,这种情感立即生发、弥漫、凸显,占据了读者的心灵。也就是说,作者设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心中原本沉睡的情感立即激活。至于要唤起什么样的情感,我想,大致有这些:同情之心、敌忾之心、愤怒之心、好奇之心、仰慕之心……

注意:如果唤起的是不很健康的情感,则要十分小心。

点膻中。
方法解说:
在武侠小说中,点膻中其实就是点死穴。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找准穴位,摁住穴位而不用力,对方自然要听从点穴人的安排。小说开头点死穴,意思是:读者最关心的人物或者事件,在开头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参看马伯庸的《风起陇西》。

注意:认穴要准。如果认穴不准,自以为点住了对手的膻中,放心地发号施令,结果必然十分危险:对手逃脱之后还会反过来发动攻击。当然,小说的开头如果没有拿住读者,危险只是读者跑掉。

亮剑。
如果写作者不太知道读者的穴位在哪里,或者认穴不准,自然就不能点穴了。这时候,作者可以采取“亮剑”的办法开头。
一把锋利的剑,只要招呼到对手身上,不论招呼到哪里,都会流血疼痛。这就是“亮剑式开头”要达到的目的:要让读者的心里感到刺痛。

注意:我在前面也说过,现代人心,要么护着好几层的甲,要么长了好厚的茧子,用抓挠搔根本就没感觉,要用利剑扎刺砍斫。写作者要对读者心上的甲和茧的厚度和韧度有充分的估计。好不容易有个读者看你的开头了,定要“一剑见血”,刺痛他之后,让他有报仇之心:)这样,写作者就成功地留住了读者。
跟“亮剑”相对的是“藏刀”。呵呵,这就是所谓的“后面写得好”。如果对手看你手里没家伙,掉头不顾而去,你再追他,恐怕……失之交臂而成千古恨了!

挥棒。
方法解说:
如果一个写作者说:我既不会认穴,手里也没利剑,那怎么办?
那你一定要找一根厚重结实的棒子,开头立即挥出。即使没有命中,也有呼呼风声,足以动人心魄。像武松那样,把哨棒用力挥出,虽然击中的是树枝,也把老虎吓一跳。
这也可以造成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

注意:棒子一定要结实。像武松的哨棒,一碰就断,那是不好的。:)

以上所说,用了几个比喻。我再次声明:比喻是在一点上像,其他几点不像。如果能对您有一点启发,我就十分高兴了。

不止十个人问我:你吹得这么溜,怎么不自己写呢?
我的回答是:唉,我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当然,“大志”和“高眼”是相对于我的“疏才”和“低手”而言的。在真正的志大眼高者看来,我的“志”和“眼”都不值一哂。

情节结构和其他的关连:

A.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例如因两个人的个性而起的冲突,或是两个人的职业而发生的危急(如赤川的小偷和**的夫妻档),其实人物跟情节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每个人物的特质不同,一旦相遇必然会产生某些情节,这就是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B.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什麽,就必须要设计出情节出来。例如,一个作家想让大家了解,有强大的力量不一定可以解决任何事的悲哀,就要设计出一个情节,然后,故事会因为这一段情节,而有所变化,这就是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C.语言情节结构的影响

双关词是最常出现的一种用法,譬如说再见通常是招呼语,代表离开的意思,但他也含有再次见面的意思,从此就可以产生一段情节;还可以利用语言特性来辅助剧情,例如听错话,然后去作了一件不需要做的事,然后又扯出了一大段故事,这就是语言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D.节奏跟情节结构的关系

在你编完剧情之后,故事就会产生应该有的长度,也就是最适合故事的长度。如果你把长度写的更简洁一点,那节奏就快了一点,反之,写的细一点,节奏就会变慢了

例如,一个男人,在舞会上吻了一个女人的手,会有下列几种写法。

正常: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轻轻的牵起了她的手,然后吻了她一下。

快版:约克兰吻了女生的手一下。

慢板: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然后用眼睛的余光,快速的看了舞厅里面的女姓,确认了站在她面前的女生是其中最美的一个,於是轻轻的牵起了她那有如玉一般的手,然后举高了30公分,自己也低了下头。深情的吻了她一下。

E.景观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景观来增加剧情张力,例如batman里的高谭市就为它增加了不少情节。

注一;冲突有下列几种

1.个人,心理生理习惯

2.社会,他人。集团。人为的法律。风俗。制度

3.自然,如科学,

2.人物

用遇到一件事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要先决定人物的特性、个性,接着用个性去推人物的生平。然后,在用这一些去决定她在小说里会有的发展和结局。

人物与其他的关连:

A.情节:情节的安排可以人物的个性产生改变,例如,有一个角色,贪生怕死,。去被作者的情节设计,让他阴错阳差变成勇者,然后,因为这个身分,渐渐的改变他的个性去配合这个故事的发展和职业身份。

B.思想:思想可以改变人物

C.语言:每一个人,一定有她的说话特色。

D.节奏:利用节奏,可以加强人物的观感,例如,一个人,每次出场都是快节奏,那他给人的紧张感,会跟着加重。

E.景观:就是利用景色的描写,使的人物的感觉出来,例如,一个人出场时,总是偏重描写冷酷感觉的景色,久之,这一个人给人的观感就会是冷酷。

3.思想

就是你要给人家知道的是什麽意念、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决定故事脚色的想法和行为模式。

4.语言

语言,狭义的说是对话,广义的说,则是作品风格。

5.节奏

节奏说的是作品的节奏分布,该紧张的就紧张,该缓慢的就缓慢。

节奏与其他项目的关连:

A.利用时间的经过长短来改变节奏。

B.根据人的对话里的紧张感,或是话里的含意感觉来影响节奏。

C.例如写一个换然人觉得紧张的景,。就会使得一场普通的对话,变得较为紧张。例如两个人,在平地下棋跟在悬崖下棋,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吧!

6.景观

第一种是移动视点

简单的说,就是作家视点,也可以说是读者的切换。

例:写从远景写一栋房子,然后慢慢拉近,拉到了房子外面、看到窗户,从窗户看进去,有两个人在里面吵架,吵完一个出去、一个留下来。

这时产生两个选择,一个是写出去那一个人,视点跟着她走;一个是写留着的那一个,当然也可以依着一开始描写的方向倒回去。

第二种是空间透视

就是以远观、近见、仰视、俯瞰、前瞻、后顾等六种角度去摄取景物,造成空间的凝聚或扩张,和角度转换,加上三远法(平远、深远、高远)的运用,来把作家心中的景物具体化。

伟大的尼采说过,一名小说家必备要素的配方是很容易提供的,但是要付诸实践,就需要某些品质,而这正是人们惯常所说:“我天赋不够”时所忽视的。只需写上百部小说的大纲,每部不超过两页,但是必须十分清晰,没有任何浮言虚字,每天都要写一段轶事,直到学会如何以内涵最丰富、最动人的形式来表达,必须不懈地收集,刻画各种人物典型,最重要的是向别人讲述,并要听别人讲述,注意观察和倾听对在场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像风景画家或服装设计师那样旅行。最后,应该思考人的行为动机,不放过任何对此有所启发的标志,日夜不懈地收集这些材料。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应该持续十多年;然后在书斋里创作出来的才有资格面试。

一、人名。
??给小说人物命名可谓写作伊始。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人物繁多,却每人名字皆美妙,个别还有暗喻。例如,英莲斜音应怜,纵观其命运可见文学巨匠的良苦用心。英莲幼年被拐卖,先冯后薛,生官司。后为薛妾,遭薛妻设计,遭薛毒打,重病不愈。英莲后得名香菱,也不是没来由的。同样是对应了她的命运——诗两首。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当然不是说小说人名一定要刻意追求,但也不能太随意。
??简单讲:避免生僻字,避免常用字(容易混同文章内容,比如叫小的,就非常不合适),避免制造阅读障碍;彰显人物个性,提示读者阅读;关于绰号,鼓励巧妙应用,活跃文章气氛;简化,无关主题的人物,大可以路人甲,路人乙,突显主要人物,又方便阅读,作者也节约脑细胞。拿来主义,更改历史的人物,借用生活中的真实姓或名,但是注意不能抄袭,改得巧夺天工,青出于蓝才好。关于西化人名,彼得,亚里山大,露易丝,个人不鼓励,中文的博大精深,不至于无名可用;即使用,也是要突出这个人物西化前卫另类,或者人物经历身份就是香蕉人,这个时候还必须用西化名;杜绝通篇都是西化名,那可真是读之头昏脑涨。
??虽然我们没有曹雪芹大师的鬼斧神功,但是起码我们的小说人物名看着养眼,读着顺耳。做到此足矣!

??二、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个人鼓励积极阳光,憧憬希望的主题。作者向读者宣扬美好的主旋律。当然不是说反对揭露弊端,书写丑陋。但写这些绝对不是发泄不满,以个人狭隘的角度看问题事物。
??那么主题对于小说来讲,囊括了文章的一切,却不仅仅如文章那么简单。小说的主题是时代烙印魂魄。小说要展示的是巨幅画卷,除了儿女情长,还需要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无不涉及。中国人历来视著书流芳百世为荣耀,恐怕也是文人墨客的终身理想。但是这其中的责任却少有人思量。如果没有一个真实客观反映时代的主题,没有敏锐的观察,没有长时间的生活沉淀,必定成为跳梁小丑。
??常见主题错误如下:主题空洞,完全没有主题,堆砌华丽的词汇;主题模糊,左右摇摆;主题偏激,显示出经历不够,理性思维的薄弱;主题杂乱,没有主次;主题一味灰暗,温馨提示书写黑夜也要期许黎明;主题反社会反人类,怀抱着仇恨绝对写不出好的小说;主题粗俗,严重脱离现实。
??你可以写出好的诗歌散文,但是你不一定写出好的小说。敢于写小说的人,勇者。能写出好小说的人,智者。
??提笔三思,言中有物!

??三、刻画人物。
??首先选择人物要有代表性,人物性格突出,但不能脱离现实。其次刚开始设定人物不要过多,主次分明。另外可以把人物定格在自己熟悉的人物身上;也可几个类似人物合成一个小说人物来写;也可一个复杂的人物分成几个小说人物来写。

??刻画人物无非从语言、动作和心理三大部分来下手。主要人物自然三方面都涉及到,当然你的主角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那么就要加强其他两项的描写力度。语言,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动作,多元化,描述清楚。心理,一定要细腻。这里重点说说语言常见毛病: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所有人物说话都是一个模式语气,完全是作者自说自话;语言不精彩,不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累赘(每一部成功的小说都有精彩对白);语言位置单一:快人快语,可语言在前,动作随后,心理活动丰富的人,可以先是心理描写,后语言,语言有中断,中间可以加动作心理;语言严重脱离主题,扭曲事实,这是属于低级错误。
??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必须注意观察生活,磨练笔法。

??四、结构。
??小说是否吸引人,结构起比较关键的作用。感觉上结构大体分成:一,直接抛出小说矛盾点,小说情节迅速展开,悬疑侦探小说多为此手法,非常吸引人;二,缓慢下伏笔,逐渐展开情节,环环相扣,最后聚集小说矛盾点,或者说小说****,此类文章开头不十分吸引人,但是越看越欲罢不能,耐人寻味;三,不急不缓,每个章节似乎关联不大,不需要过多伏笔,对读者来说,阅读轻松。每个作家写手都有自己结构风格。但是个人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故事,来确定适合叙述故事的最佳结构。
??小说结构没有条条框框,创意的结构更能吸引读者,提高小说亮点。比如:1、一个爱情故事,两部分,男人视角上部,女人视角写下部,来突出两性在爱情中的不同心理感受。2、故事中有故事,看似不相关,却相辅相成,突出主题。3、日记和书信形式,细腻委婉,动人心弦。4、完全打乱时间发生的顺序,完整叙述一件事情,然后下一件事情,当然事情和事情之间有密切联系,共一个主题。阅读起来很流畅。5,一个起因,多个结果叙述。6重复叙述,这种手法需要相当写作造诣,才能运用自如。

??五、语言。
??虽然我是一个注重主题的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写小说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小说也只能是沙滩上的楼阁。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现代小说。小说的语言从繁到简。现代小说的阅读性在不断提高。
??怎样才能娴熟地运用语言?一,正确知道词语的意思和出处。二,比较意思相近词语的区别。三,避免重复词语。四,汲取诗歌精华,灵活使用。五,对新生词语要注意把握,值得弘扬的大胆一用。六,注意语法的同时,避免逻辑错误。七,尽量不用外语。
??流畅优美的语言可以勾勒一副瑰丽的图画。生动鲜活的语言可以呈现出电影般的画面。
??作家手中的笔绝不逊色于画家的画笔,绝不臣服于音乐家的指挥棒,绝不等同于导演的胶片。
??准备好笔了吗?妙笔生花,信心几何?!

2、如何将一部言情小说情节写的丰满,紧凑

这要怎么说呢,所谓剧情丰满紧凑其实就是在说故事的节奏感,也就是语文课上经常说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我个人在节奏感上的理解是,首先你每一个章节的小剧情要有低又高,也就是有压抑有高峰,然后就是三五章合并成的一个打剧情,同样要把握抑扬的分配,不要一路爽歪歪,也不能一路阴沉沉。建议你最开始的练习的时候要自己回头看看自己的文,是不是做到了抑扬结合的节奏把握,也可以多分析好的文章,加深一下体会

求采纳哦

3、写小说,如何顺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事情节恐怕是个网文读者最在意的东西,编故事细说起来还是很难的。因为故事都是由人物做出来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和一个行尸走肉行事方式肯定不同,顺带而出的故事肯定也不一样,考虑到人物刻画不易,写故事本身也不是一件易事。

1.故事推动人物,还是人物推动故事

这个显而易见,应该是让人物去做事,而不是想好一个故事然后强行让人物“适逢其会”。其中的不同写法大致如下:主角路过某处被人求着帮忙;主角缺少一样东西,特意搜寻到一处古迹。

然而,人物刻画不易,让人物推动故事显然也不会简单。那么最正常的做法是着重刻画一个人物,让这个人专门去推动故事发展。这个人就是主角。所以网文必定以主角为主线。从这一点来说,如果一个主角不自己主动去推动故事发展,反而总是“适逢其会”卷入某某事件,如同某些游记小说一般,那么这个主角要来何用呢?

2.不要因为故事而忽略人物和设定

常见的例子就是日漫小说,比如《我是巫妖》。流水账再多也是流水账,故事的合理性在设定,灵性在人物,没这两个东西,写一帮NC干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也就是一本梦话罢了。可惜了开始的设定。

3.情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矛盾。

我大概见过这么几种矛盾来源:

压力:比如无限流,外界压力大,主角又想活着,所以就有了矛盾,也有了动力。当无限流中的主角失去生存压力之后,这本书也基本上写不下去了。

动力:主角个人的欲望。比如《凡人》为了修仙,为了变强,所以整篇故事。

炒作:比如《遮天》这本书弄了一堆堆的炒作(九龙拉棺之类的)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跟下去。而实际上整本书写得狗屁不通,完全是为了写得热闹好让人去围观。

悬念:比如重生文,主角的前世恩怨,今生规划都是一个个悬念,让人好奇。

4.矛盾越大的书,情节发展越有力度。

龙空争论得最多的三个问题:不穿越能死?不重生能死?进入蜀山世界为什么不抱住峨嵋的大腿?

不穿越能死?穿越以后就有穿越众和土著之间的不同,相互之间的磨合,这其中矛盾不断,故事因而也层出不穷。

不重生能死?重生之后就有无数悬念,无数选择,主角可以先干了一件事情而后再来上一句“根据前世的经验这么干最正确”把自己的行事方式解释得清清楚楚,可以让作者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进入蜀山世界为什么不抱住峨嵋的大腿?蜀山老怪不用亲自动手就能把邪道大佬收拾了。主角这时候加入峨嵋干吗呢?给人家峨嵋大佬当宠物?人家不用你一个主角就能轻松收拾了所有的敌人,你一个主角加入了峨嵋还能做主角吗?相反,主角和峨眉作对,那就有无数的矛盾,而问题够难,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故事,也才能显出主角的本事来。

5.女主为什么往往变成花瓶?、

前面说过主角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主角是主线。所以主角到处都出现。而女主如果不是主线,不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那么她总会在某个时刻失去作用。

所以,一个作者若是没有写双主线的本事,女主必然出场不会太多,而且一般沦为花瓶。如果作者打算写好女主,那么首先要有本事同时刻画两个人物(男女主),其次要能写好双主线,最后还要让两条主线和男女主角很相配,其中难度绝对不是1+1=2。

6.战斗很重要,但不是一切。

网文的高潮就是战斗,所以能否写好战斗基本上决定了这本网文的上限在哪里。这其中该怎么写战斗,我觉得各位可以参考一下其他成功的例子,先试着总结别人的经验,然后尽可能模仿别人,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世界上文字很多,历史也很悠久,作者自己想出来的写作手法基本上早就被别人用得很成熟了,而且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别人那里才能总结出来窍门和注意事项。这不叫抄袭,因为作者所借鉴的只是行文习惯和风格。

这其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多,比如多个人战斗的时候,作者是喜欢着重描写其中一个人还是一起写;是写勾心斗角还是打斗;是写一拳一脚,还是鲁智深打镇关西的开染坊;是写两人招式还是写心理活动;是见面报招数,还是详细描写;是从上帝视角刻画,还是从当事人视角描写。还有哪个多写,哪个先写,都是有窍门在其中。

但是战斗不是全部。战斗是高潮,但是没有哪个高潮会持久,会反复连绵。所以作者最好不要写成《法相仙途》那种除了战斗就是勾心斗角的网文。

7.剧情复杂:不要让读者猜出结局

故事情节最好不要太白。所谓的白就好比侦探小说还没写到结尾的时候读者就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同样,网文也不应该让读者看完一章就知道下一章要讲些什么。

想要做到这一点,巧妙的布局,但是又符合人物行事方式的写作是最好的,但是这比较难。我见过另外一种写作方法是说明文写作。大概的方式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一件新奇的物品、外星人、仙人等等超出读者想象的东西。

比如《法相仙途》这本书就经常出现“袖里乾坤”“周天星斗”之类的上古神通,让读者按照剧情绝对猜不出来。当然,这么写有很大的缺点,一是难以自圆其说,到最后难免烂尾;二是这种模式用得太多让人腻烦。对于新手这种方法用用不失一种迅速进入网文的好办法,但是想要长时间写作的话,最好还是多构思一下情节。

8.要不要虐主

一本小说怎么写有各种可能,根本没有一定的框架,所以虐不虐主主要看作者怎么想。但是从读者角度来说,网文本来就是给读者消遣用的,读者更多的想看到爽的情节。所以,我想作者在写虐主情节之前应该想好两个问题:

a.为什么要写虐主的情节?

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想写,那么将来被读者攻击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作者觉得剧情需要,是为了锻炼主角的意志而写虐主。那我想知道,既然一本书有无数种写作方式,那么作者就真找不到一种可以不虐主就能发展剧情的行文?作者真非要靠虐主来磨练主角吗?主角不可以一开始出场的时候就设定为拥有坚强的意志吗?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非要虐主呢?

b.什么时候安排虐主情节:开篇,前期,中期,后期,还是结尾?

一本网文从头到尾写的东西大致就那么几样:主角多么努力,多么运气好,成长多么快,多么特殊,多么拥有强者风范。如果出现虐主的情节,读者基本上都会问上两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努力,这么运气好,成长这么快,这么特殊,这么拥有强者风范的主角,会混得这么惨呢?”“连主角这么努力,这么运气好,成长这么快,这么特殊,这么拥有强者风范的人都混得这么惨,我这么个小人物又有什么希望呢?”。

所以读者不是不能接受虐主,而是他们无法接受这么多努力的付出,这么逆天的气运,竟然没什么回报。如果虐主的情节出现在一本书的开篇,在读者还没有见识到主角有多么努力,多么运气好的时候,读者是可以接受虐主的。君不见,多少重生文、重生文的主角开头混得那叫一个惨!

9.如何判断一个情节是否虐主?

变强为什么是网文的永恒主题呢?因为读者要看这种情节。主角变强是为了什么呢?这个答案还在读者那里:为了掌握命运和所拥有的东西。

所以判断一个情节是否虐主就看主角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否保住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如果主角被人打得吐血,但是很快跑掉了,而且没什么损失,那么这个情节不虐主,凡人、无限流等等网文中这种情节到处见。如果主角无法掌握命运,比如被人抓住,如果主角无法保护自己所拥有之物,比如功力大降、法宝丢失、心中的秘密被人知道、变成牛头人,那么这就是虐主。

10.如何令一本网文长期保持情节发展活力?

很多网文写到最后就写成流水账、说明文,其主要原因是情节发展动力下降,为什么情节发展的动力会下降呢?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对网文来说,这个矛盾大致有如下几个:主角想变强但是环境艰难,主角想成为天下无敌但是现在与顶尖高手的差距太大,主角想要获得天材地宝、获得美女但是竞争对手太多,主角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读者想要了解这个小说背景世界但是作者还没展开。

当网文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矛盾必定会发展到主角一方占得上风,矛盾已经快要都被主角解决掉了,整篇小说的发展动力自然大大下降。这时候作者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小说接着保持活力只能加强这些矛盾,甚至是创造新的矛盾。

但是,我不建议作者在一篇已经失去情节动力的网文中接着增加矛盾。一篇小说把前期的矛盾都解决掉了,这片文章就应该结尾,再增加新的矛盾,这本小说已经是续集了。所以作者最好能在写小说之前先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小说中的矛盾都是什么,大概发展到什么程度矛盾就会解决了,然后按照这个大纲来控制小说的情节。

举一些例子:主角想要成为天下无敌,那么作者就应该考虑主角前面有多少人比他强,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主角就可以说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主角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那么做这就要考虑到底有什么事情、什么人限制了主角,主角怎么样才算是解决了这些事情;读者想要了解整个世界设定,那么作者就要考虑如何一点点的放出设定,但是又能让读者完全理解作者所叙述的东西。然后该结束的时候结束全文。

一本网文在情节失去发展动力的时候未必是订阅大幅度下滑的开始,这个时候是否应该结束全文?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只能说看作者想要什么了。

11.后期情节难以控制

一本网文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作者经常会发现自己控制不住剧情,前后不能自圆其说,读者抱怨增多。这是由于后期累积了太多的东西。

在网文开头的时候,主角一个人没有多少家当,没多少本事,没多少人要养活,配角出场也不多。到网文后期的时候,主角天材地宝无数,功法技能缭乱,小弟老婆一大帮,配角怎么也出场了一个加强连了。还有全文设定已经交待了很多,读者已经能根据设定来推断各个人物的战斗力了,作者没法随心所欲的安排剧情了。这个时候,剧情就脱离作者的掌控了。

如何让剧情节奏一直掌控在作者的手中?我觉得大纲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让主角的武力系统更加简练,减少杂七杂八的功夫;让主角的法宝药物更加有针对性,过了一定时间清理淘汰一批物品;让主角的手下和老婆不要太多,甚至少写;每过一段时间就让一些配角退场,简化人物;当然,要是每过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地图也是一个办法。

4、如何能把一本小说写长而且让人愿意看?

要想把一本小说写得长而且让人愿意看最起码你的小说有主心的故事吸引人的一些。故事是最主要的,再一个就是让别人从神秘感一直走到最后,这种境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5、穿越历史小说怎么写起承转合

穿越历史小说写起承转合方法如下。国家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写小说做到内容的起承转合:冲突便是包含了阻碍与对抗。白话点讲便是:主角遇到困难(阻碍),尝试解决困难(对抗)。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汉语成语,意思是泛指文章的做法。文章形式美。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6、写言情小说的技巧

首先,你得记住以下最基本的小说写作公式:
渴望+障碍=冲突
冲突+行动+结局=故事
小说的核心就在于故事情节的构思,而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发展下去的动力运作机制。当一个人物出现了“渴望”,你又必须给他设置一个“障碍”,这个“障碍”的力度必须是越大越好,当然,“渴望”的力度也要相应的呈正比例上升。当你的渴望与障碍都达到一定的强烈程度了,那么你的故事就具备“戏剧性冲突”这一要素了。任何故事任何情节都是这样,如果你的冲突足够多,故事也就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切忌,在你的写作停滞不前时,回过头来检查看看你的故事是否具备“渴望”和“障碍”?它们够强烈吗?还能够再强烈些吗?如果你做到了,写作根本不会停滞不前。
接着,我们已经知道“渴望+障碍=冲突”这个最为写作者最基础的写作公式,另外“冲突+行动+结局=故事”这个公式即是小说的结构线条,一个新的公式:
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展示=小说
这里面出现的新的要素“情感”和“展示”,这二者便是把小说填满的重要工具了。“情感”是写小说的难关,要在不停的写作中慢慢积累经验,不是我这里能够只字片语解释得清楚的;而“展示”的含义是:把你已有的具体经验通过一系列事件、对话、行为、心理活动等展现出来,让读者也获得同样经验的基本写作技法。记住,哪怕是一点点“展示”,也比你长篇大论的“讲述”好得多。例如:
亨利餐室的门开了,进来两个人,他们挨着柜台坐下。
“你们吃什么?”乔治问他们。
“我不知道。”其中一个说,“你想吃什么,艾尔?”
“我不知道。”艾尔说,“我不知道想吃什么。”
外边天黑了下来。窗外的路灯亮了。这两个人看菜单。尼克·亚当斯在柜台的另一头看着他们。他们进来的时候,他在跟乔治说话。
——海明威《杀人者》
这就是展示。它能够把活生生的、生动的具体经验带给读者,让读者自发地产生一种同样的经验与感触。而讲述是:
“一个人问另外一个人想吃什么,另外一个人说他不知道想吃什么。”
这是讲述。
“本以为我会大脑空白从而淡定的等着卷子传到我手上,但是看到老师抱着卷子走到教室里来的时候我就有种嗓子里有异物的焦灼感,看着桌子上的小黑点脑子里迅速的转着这两天临时抱佛脚的复习内容,只不过大多和这门考试没什么关系。老师在点卷子,我下意识的看看周遭的同学,大家表情各异却都有紧张的神色,我觉得浑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我把铅笔袋拉开检查着自己的文具是否齐全,心里却想着,位兜里那本语文书不会让老师误认为我作弊吧?考试开始了”
这是展示,而讲述是:
“老师进教室的时候我非常害怕(焦急、担心、忧虑……)。”
你觉得那个更能打动你?

所以,你作为刚入门的新手,一定要熟练掌握这几个公式:
渴望+障碍=冲突
冲突+行动+结局=故事
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展示=小说
冲突、行动、障碍是小说的基本构架(线条),情感和展示是作者的基本写作技法。
另外,有关视角调控、人物设置问题等诸多技法,我在这里无法一一给你详尽讲述。不过你有了这几个公式,就具备足以写出包括言情小说任何题材小说的基本技能了。
如果你想学到更高级的技法,我给你推荐一本书:杰里•克利弗(Jerry Cleaver)《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这本书非常实用,很适合你。可以到当当或者亚马逊看看,原价36.00元,打折后二十多吧。
这里有个网址你可以去看看:http://www.chinawriter.com.cn/book/2011-01-31/2202.html

以下补贴新手上路(基本写作教程):

“ 写给对小说有兴趣的朋友
与朋友聊天,把烟灰弹入酒里。夕阳在一块澄黄色的天幕上熊熊燃烧,明暗不定的光线在屋子里来回曲折,犹豫不定,忽然转身投入酒杯里,绽出小朵的暗色花瓣。我拿起杯子,把酒一饮而尽。有人从门前走过。脚步声沙沙地响。细小的石粒在脚底下滚动,发出呻吟,一些枯萎已死去多时的叶子不停地碎裂。
我与朋友的对话是从“节奏”开始的。
“节奏”,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一篇小说的节奏是否好,简单说,看它是否具备音乐感,是否和谐,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小桥流水人家,大漠、黄沙、戈壁、落日等等,无论其轻盈、枯涩、干燥或丰润,皆为天籁之声。节奏好坏,常能意会,难以言传。对于一个初习写作者来说,有一个较为“愚蠢”的法子,可以一用。即:将文章随意挑出几段,抹去标点符号,分行,变成诗歌的样子,然后朗读,用心感受其中旋律。
小说的“节奏”首先来源于语感。
语感是对汉字的一种直觉,它超乎理性之上,能最大限度地拭去日常世俗生活飘落下的灰尘,恢复汉字的光泽度,并重新挖掘其内涵,拓展其外延,赋予它们一个芳香扑鼻的新生命。譬如,提起“快乐”,大家想到的或许是词典上讲的“感到幸福或满意”,但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可能会作出如下阐述——“快”,形容速度很快,如白驹过隙:“乐”,形容高兴的样子,“快”与“乐”加在一起的“快乐”,是指,高兴的样子像白驹过隙很快就没有了。又譬如“完美”,通常意义上,它是一个褒义词,但在小说家眼里可能并不太美妙,因为“完”这个字比较危险,水满则溢,月盈即亏。
语感好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感。星星是流血的弹孔;一行白鹭从泛黄的书页上飞起;鸟放了一个屁;石头汗如雨下地唱着歌……万物盎然,流转不定。花鸟虫鱼、草石树木皆为生命,它们与人一起汇成海洋——在小说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这是一个臆想的国度,其逻辑并不需要服从现实世界,能自圆其说即可。
语感的好坏还在于如何将这些已有了生命力的汉字搭配使用,构成词与句。
词与词须参差不一,句与句需凹凸不平。虚与实,动与静,阴阳能互济相生,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语法,当勇于突破一些常见的表达方式,以正迎敌,以奇制胜。小说家玩的是创作,不是重复,要敢为风气先。
语感所制造出来的字、词、句还仅仅只是建筑材料。再好的建筑材料也搭建不起一座摩天大厦,还得有一份有创意的设计蓝图,而这份创意就是充溢大厦全身的气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蓝图得烂熟于心,方可施工。字、词、句构建的段落要若率然之蛇,遥遥相应,环环相扣,首尾相连。段落构建成的章节应如姑射仙人,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仪静体闲。这些结构便是“节奏”有无、好坏的关键所在了。结构不是意义。不是高大、庄严、华美、壮丽等等。它是钢筋水泥搭起来的框架,也是一堵堵呕心沥血砌起来的墙壁。
朋友说到这里笑了。我也笑了。他对“节奏”比较感兴趣。我能明白,而事实上,“节奏”充溢着生存的每一寸空间,走路,吃饭,喝水,甚至于呼吸,无不要求我们收放自如,张驰有度。
我得承认他提出的“节奏”的确是评价小说的某一平台,但它显然不是惟一一个。果然,他没有让我失望,又继续提到两个概念——“冲突”与“人物”。
他说,其实小说的创作可以吸取戏剧、电影的创造手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把各种冲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冲突包括三方面:人物内心的冲突,人物与他人之间的冲突,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冲突。而小说的结构、语言、故事等等,所有的一切皆由人物来承载,即,一篇好小说的最重要的是看它有无塑造起一个或一群典型人物,无聊琐碎小气吝啬慷慨豪迈聪明……将人物推至“极至”,爱,爱得死去活来三百回;恨,恨得荡气回肠一千年。如斯,人物才能如刀凿斧削般鲜明,让读者震撼,从而给小说一个新生命。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可以不断COPY的现实里。
小说中存在的“极致”诱惑是对心灵的拯救。
酒一杯杯灌下肚。朋友的脸已呈酡红,手指轻轻敲击桌子。他的手很干净,指甲缝里没有一丝污垢。他忽然想到什么,眯起眼,打量了一会身边站着的服务员。服务员的脸顿时飞红,勾下头局促地走开。
他笑起来,问我会如何描写这个服务员?
我说,我会写她的眼神。里面有慌乱与好奇,她走了十二步,在弯腰为另一桌客人倒茶水时,仍回头往这里瞥了一眼。她多半在揣测我们是什么人。她的脸粉红,而且嫩,让人流口水,想在上面啃一口。年轻真好啊。
他点点头,说他讨厌形容词与副词。他认为一篇好小说只应该,也只能是由动词与名词构成——准确、迅速、轻逸,一剑封喉,未待血花溅起,剑已不在,斯人已渺。
我喜欢他。看得出来,他很悲伤,因为壮志凌云、但壮志未酬。
他说他的小说写得很好。我相信。他用词极准确,没说最好,可惜的是,这个“很”字也是一个副词。小说的写作并不需要拘泥于词性,其实他所说的应该属于反讽。我读过他许多小说,形容词与副词并不少。他之所以这么说,可能因为现在的文坛上太流行这种写法了,随便翻开某本文学期刊,随便找出其中一篇小说来读,多半都是名词加动作,活像一群叉手并脚、骨骼粗大的“庄稼汉”。
当然,“庄稼汉”并不是不好,可放眼全是,就不是很有意思了。而事实上,这些小说里的“庄稼汉”十个就有八个喜欢涂脂抹粉,这愈发古怪得紧了。
朋友又喝了一杯酒,朝我眨眨眼,又把“剑已不在,斯人已渺”轻声念了一遍,忽然露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他可真是淘气,哎,中国的文字确实博大精深,我也笑起来,这八个字可真不是什么好兆头。说句实话,这位朋友的许多观点都很不错,只是稍嫌混乱,缺乏一个明确体系,
他问我,什么是小说?它还是不是文人自娱自乐的小声说话?
我说,小说已经过去了那个只能小声说话的时代。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它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任何一种表现手法,只要出现了,它就是合理的。虽然羽毛浮在水面,石头沉入水底,由于时代的局限,一些真正好的小说无法与公众见面,但它毕竟写出来了,不管它是否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无机会获得出版,也就够了。小说,归根到底是一种智力上的自娱自乐。
他又问,小说现在还是为了体现国家意志的一种宣传武器又或是服务于广大群众的一种文艺形式吗?
我说,只要存在着专业作家,国家出钱养活他们,他们就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这与做生意一样,一个买,一个卖,公平得很。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他们有他们的难处,不必苛求太多。至于“群众”,这是一个很大的筐,什么东西似乎都可以往里面装,但里面往往只有一堆垃圾。这很奇怪,不过,这就是事实。
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属于“群众”中的一员,“群众”毕竟是一个政治色彩浓厚的名词。从另一方面看,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成为“陀螺”,能被“物”鞭打,方可踮起脚尖。于是,在标准、卫生、迅速等口号下,肯德基式的文化快餐长驱直入,占领了人们的喉咙与胃。食固然饱,然则只是一个饱而已。大家都在迫不及待地讲故事、听故事,闹哄哄一片,情形很有点像《镜花缘》中无肠国里的诸君。这个比喻有一点刻薄。很惭愧,但小说的的确确不是故事,否则天底下有一本《故事会》也就行了。
他继续问,它与散文、诗歌、杂文、戏剧有何区别?
我说,小说的最大特征是在虚幻中打造真实。由故事来承载,让人物来凸现,靠情节的引人入胜与巧妙构思来推动。诗歌最大的特征是语言的精炼,所谓歌以咏志,幸甚乐哉。文体断句分行。真正的诗歌无论古体还是现代,都是语言的舞蹈,都有其内在旋律,也都能谱上曲子把它们唱出来。戏剧最大的特征就是场景下人物的极端化,舞台、剧本、演员等都是戏剧的有机部分。散文是什么?
准确说,它是心情。这个世上惟一有可能获得真正自由的便是我们的心灵。由一花一草一物一事诱发,从心灵深处淌下来的真实记录,便是散文,或喜或悲或怒或恨,或小桥流水风月雪月,或大漠风沙掷袂而去。真正的散文是不羁的,信笔所至,神思万里,此刻伦敦,彼刻北京,呼吸间已是千年时光流去。它不矫情,不涂脂抹粉,只是洒然。一柄剑扛在肩头,一个“我”走在南北东西,清风明月,长歌当啸。散文最大的特征是美。它分两大类,一是以“小我”的心情来溶入天地之间。以小我见大我,天道生生不息。最后终臻天人合一之境。它呈观音慈悲像。杂文是散文的另支。它由力量彰显,充满阳刚之美,它如匕首如长刃,破空划去,声撼千里。它呈金刚怒目像。散文不怕偏见。人的思想与观念就是种种偏见。
他再问,那什么才是好小说呢?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了。小说的确有好坏之分,好坏谁说了算?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老天爷知道——他们并不能在每一个时候都清楚知道自己说了一些什么。他们以为自己发出的声音,很多时候,只是别人塞进他们喉咙里的东西。人是渴望上帝的,权威的阴影能换取一定时间内心灵的归属感。所以希特勒干脆一把火烧了国会,议会里各种拳打脚踢的声音迅速消失,纳粹美学的旗帜从此高高飘扬。坦率说,只有当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无法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时,在各意识形态相互犬牙交错,相互妥协的空间里,文学才有可能回归本原,才能形成一种较为客观、公允的标准,从而作出评价。写作应该是冲动的、偏执的,个体的智慧因为它的激情,因为不可替可的惟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盎然生机。评价应该是理性的,不必强调主题先行,只需解释文章的主题并在技术层面上一一作出剖析。
宇宙混沌而不可知,大象无形,所能触摸到的皆是片爪只鳞。冷与热,动与静,飘飘雪下的声音,它们有什么意义?雾在身边升起,我们都是摸象的盲人。
象是什么一个样?象鼻、象身、象尾、象腿……我们所各自感受到的,就是象对于个体的意义。有人站得远,有人走得近,角度不同,经验不同,结果不同。其实所给出的答案并无多大差别。只不过说话的声音有大有小,有的是不能发出声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的方式是有限性。但其内涵及外延却是无限的。我们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它,理解它。不要怕别人说你误读。误读其实更意味你对此作品的全新演绎,你给了它另外一个生命。你的感受是弥足珍贵不可替代的。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就像母亲与孩子。孩子在母亲体内汲取着养分孕育生长,母亲生下他,喜爱他,也疼他。孩子是母亲的延续,血液中有着印记。但孩子毕竟不是母亲的复制,他在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他要离开母亲,去外面的世界。
母亲创造了孩子,但孩子不属于母亲。母亲对孩子有着种种美好的愿望,但孩子是否能实现,那也只能是天知道。天底下母亲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无可非议。但不能因此而抱怨别人对孩子的指责。母亲常会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我的孩子在我面前这般善解人意,又怎么可能会如此差劲?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别人不是你孩子的母亲,不会用心去看,就算用了心,看的角度也不一样。
比如,孩子有些白,你认为好看,但别人或会认为是不健康;孩子要在社会上获得承认,往往取决于机遇等等,而社会总是心浮气躁常以出身成败论英雄。一个江湖艺人可能比一个大师更为高明,但他并没有机会站在社会面前演奏他的声音,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瞎子阿炳那般运气;你的孩子比起别人的孩子在为公众认同的某些标准上确实要差些。每个孩子生下来,容貌也有丑妍之分。
作品一旦完成,作者就应该有个宽容的心态。要正确面对别人对作品的批评与误读。孩子的成长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不完美意味着残缺、空白。想象与再创造便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在人们的各自大脑里得出与自身审美经验相吻合的完美概念。红楼梦是一尊断臂的维纳斯。可以这么说,若没有后四十回的湮没,也就没有了现在的推崇备至。以水浒为例,前七十回精采绝伦,后五十回索然无味。完整的并不就是最好的,内容上的完整有时反而会伤害艺术上的魅力。若施耐庵能把后五十回大刀砍去,留下一个谜,养活无数人,只怕也会有一门"水学"出来。
再好的作品也要懂得经营,一张大师的画,哪怕是信手涂鸦,我们也会沉思好久。“大师”两字有足够的含金量。经营有两个方向。阅读的“大众”与评判的“圈子”。对于大众,可以把作品当成商品来经营,广告宣传促销包装发行渠道等等一整套营销方案,可如商品竞争般,依次从产品质量、包装、服务、品牌递升到注意力与美誉度。对于“圈子”,很简单,学会用他们的话语说话,获得通行证,然后设法获是某位权威的认可。古时有人卖马,出十金请伯乐于马旁边兜上几圈,马价顿时暴涨。对大师的顶礼膜拜,却是人的天性。只不过,真正的写作者常有一些臭脾气,知其可为而不屑为之,所以多半饿死,不会在生前获得承认,只配享用那些被香火熏得面目全非的冷猪肉。想想也是悲哀。
朋友笑了,咳嗽着,真罗嗦啊,说到哪里去了?我想听的是什么是好小说,而不是如何去获得承认。我们或许无法获得公众与圈子的承认,但我们心知肚明,内心承认自己也就够了。写作,说到底,是服从内心的写作。
我也笑,抿了一口酒,继续说,好的小说应该具务如下特征——深刻、新鲜、悲悯、有趣,以及技术层面上的立意、结构、语言、情节、人物。对了,还要在这所有的特征上面,再烙一个印记——智慧。
关于“深刻、新鲜、悲悯、有趣,以及技术层面上的立意、结构、语言、情节、人物”——我在《谈谈写作及其他》以及《白痴庄枪》后记里,已经说得太多了,你可以去找找看。我现在要说的是智慧。
小说在虚构中营造真实,以小说的逻辑构建起与每一个人心灵息息相默的宇宙。无数碎片于此碰撞融合,如镜,窥得世间万象。虚与实不断重叠、置换。空间与时间明灭不定。小说的结构、语言、故事等等就像是一副牌的花色与大小。
它们可以在手指上跳着舞。但不管这只手如何轻逸、迅速、确切,或说性格鲜明、花样繁复,牌总是得被不断重洗。结果并不确定。摊开在桌上的牌面每一时刻都有着无穷的变化。
天地悲悯,人心茫茫。无限的宇宙中,个体微不足道。突破个体肉身之局限,以“小我”契入宇宙的“大我”,以臻天人合一,无疑,小说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亦有无限,并没有绝对。“道”如云蒸雾蔚,水流泉涌,于弹指间生出,于呼吸间消亡,并无定法可循。
人有五种需要,生理上的衣食往行;安全上的免于恐惧;社交上的和谐与爱;名誉、地位,即自我尊重与他人的承认;自我实现。五种需要犬牙交错,呈由下及上之势,但在逢遇挫折时,亦会后退,其中一些需要,譬如爱、信仰等,更可横贯其中。小说是对此五种需要的折射与反光。目前小说流派林林总总,不过,还多限于对前四种需要的描述,而事实上,当人们达到一定境界后,对名声、金钱、爱情的渴望并不会非常强烈。如电如梦如泡似幻影。人们孜孜不倦继续努力,纯粹是为了获得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愉悦。这是一种深刻的审美体验,销魂蚀骨,令人如醉如痴,欣喜若狂。它只会由智慧带来,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阿基米德爬出水缸,裸身跑向大街,边跑边喊——我发现了!这首天簌之音,充溢全身,令身体上的每一个毛孔都鼓涨起来,然后,我们便真的开始了飞。
一切游戏若没有了智慧,便乏然无味。
最美妙的娱乐便是智慧的沉思。
当谜底被揭开,人面狮身的神哄然倒塌,因为它已没有了智慧。
小说的极处,也是智慧的栖居之所。
无数小径在草丛中潜匿,葡伏,每个问题后面都隐藏着一个莫大的惊喜。
浩翰的宇宙并不在意人的生老病死或者说是苦难。谁会在意热带雨林中某棵树下一群蚂蚁遇到一场灭顶之灾?洪水泛滥大地,惟有智慧才能搭起那艘挪亚方舟,让我们超脱这几十年的肉身,跨入虚空之处,与宇宙同呼吸。
智慧的基石是知识。没有知识,一切无从谈起,火焰并不能在虚空中存在。
但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说到底,知识只是对经验的累积、总结、归纳、推理。事实上,许多专家学者往往比一个农夫更无知,他们只是掌握着一种话语权利罢了。大自然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不过,并不是知识越多就越好,无数个“所以然”陈列在面前,只会让人头晕脑胀,得从中找出其规律所在。
智慧便是寻找的方法。
我们会发现自己平常所忽略的,原来有着这么多惊心动魄的美,而这些美并不需要青灯古庙缘木求鱼,它们随处可得,唾手可取。智慧不能给我们饭吃,给我们衣穿,但它让我们安静、喜悦、从容。这世上的确没有两片叶子,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惟一,但这并不能说明更多,这只是一种客观上的庸俗存在,而智慧让我们从这些无数个浑浑噩噩没有意义的惟一中彻底清醒过来。“朝闻道,夕死可矣”。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种种规律就能解释得了。要学会把知识忘掉,不再囿于知识之限。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认知的方法。这也是智慧。坦露自己,不必设防,莫疑虑惊恐。陌生与熟悉,花草与虫鱼,都是一些微小原子的排列组合。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我越来越喜欢一些单纯的词汇。它们本身所蕴含的东西远远大于我们现在所赋予它们的。我想拭去它们身上的灰尘。它们是有智慧的生命体。对了,小说是一种技术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智慧能让它的份量沉甸,富有质感。智慧不是用简简单单按一下照相机,还原现实的真实,还得了解周围的光线、远与近的距离等等,找出事物最本质的内在,加以凸现雕刻。这种内在只愉悦个体的心灵,与社会无关,也与其长宽高等“物”的存在无关。一张桌子摆在面前,你所关注的是什么——价格?款式?抑或是味道,譬如上面的灰尘?桌子是有生命的,一切存在着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语言与灵魂,只要肯去触摸它,肯用心去听,我们就能够听见那些声音。真正的好小说如同文物一般,不可复制。它穿透纸背,风雨燕归来,落花人独立。 ”

与小说如何做到辗转承合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