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人的别称是什么?
老人的别称在中国传统闷腔散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有些褒义的称谓。60岁耳顺之年和花甲之年和耆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61岁还历寿70岁从心之年和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70岁。
77岁喜寿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圆颤耋之年伞寿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中寿指80岁以上,88岁米寿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99岁白寿蚂氏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主要介绍
指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在改G过程中制定某些政策时特指在某个年限之前工作的人例老人老办法和新人新办法。
指长期在某个部队服役的人尤指有带了很多年兵的军官,例38军剩下的老人不多了在济宁一些地区关系较好的人也互称为老人。
2、作文里对老人的尊称
古 代 对 老 人 的 称 呼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古并毕樱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之年
90——鲐背之年
100——期颐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鲐背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数皮”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绝丛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 ,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3、小说对同一个人使用了诗人,伯伯,老人,三中称谓各有什么作用用?
欣赏小说时,我们常常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的人物命运所吸引,而对小说的细微之处却缺乏深入的挖掘,比如小说中人物的称呼。为什么这样来称呼塑造的人物呢?其中虽有妙手偶得的灵感火花,但更多的是小说家们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慎重选择。
小说中人物的称呼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巨作《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么一句:“老头子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就像一只饿虎扑向一个熟睡的孩子。”葛朗台的侄儿查理与欧也妮情投意合,去印度之前,托欧也妮代为保管镶有金子的梳妆匣。
某天,当欧也妮与母亲悄悄的在床上高兴地端详时,不料正好被葛朗台撞见,瞪着金子眼光就发绿的葛朗台欣喜若狂。我们注意到,小说中大多地方都直呼“葛朗台”,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改为“老头子”呢?七十六岁的老头子葛朗台在看到金子后,想把金子占为己有的强烈欲望让他老态龙钟的身体瞬间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做出了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一纵”,“一扑”,迅速,敏捷,准确。葛朗台的全部生活激情,人生动力,甚至整个人生信条,就是“看到金子,拥有金子”。
“老头子”这个称呼生动地刻画了葛朗台金钱至上,只重利益,不顾亲情,贪婪疯狂的人物形象。
4、老年人的称呼有几种,比较委婉点的
可以称呼其为长者。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近年来“老年痴呆症”更名为“脑退化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长者”称呼老年人。这样的“流行语”波及广东、上海等地。专家认为,这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伦理精神,同时避免了“老弱病残”等联想。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认为,与老年人相关的称谓变化的根本要义,是体现社会对其尊重。“年轻人不应把老人当成包袱,在拿冲差过去传统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基础上,鼓励‘老有所为’和‘老有所用’。”
(4)小说老人如何称呼扩展资料: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谢遐龄认为,避谈“老”字是语言艺术。同样是一个“老”字,在适当的场合用其他词汇替代是对老年人价值的肯定,可以产生必要的正心理暗示,为老年群体注入更多活力。
作为长者,在获得和接受晚辈和社会关爱的同时,可以承担起长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比如在一些公共场合率先垂范,又比如关爱、提携后生。
赵修义认为,中国有古语“长者垂范”,老年人完全可以先“正身”,也就是从自己做起,无论是在私领域还是公领域,为后代、为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启迪。他说,一些老人在离退休时,作为掌握了较多社会资源、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地位的长者,为后辈留下德判缺高身正的长者风范。
5、第三人称写小说,怎么称呼陌生的老人,男老人,女老人
老婆婆,老爷爷,
6、古代怎么称呼老人 古代对老年人的称呼或自称有哪些
老人家 老丈 老朽 老夫 老叟 老翁
1、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2、60—瞎雹茄—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3、70——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肆亏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时候生活条件差,
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
4、80-90——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5、90——鲐背之年
6、100——期磨察颐,一百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7、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8、黄发指长寿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7、古代老人怎么说
古代老人的称谓有古稀、斑白、黄发、皓首、久寿、眉寿、姥、暮齿、暖寿、梁竖万寿、遐龄等。
还有一种常见的叫法是古代老年男子称“老翁”、“叟”,老年女子称“老妪”、“老妇”。
在古代,人们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豆蔻、弱冠、不惑等等。
(7)小说老人如何称呼扩展资料:
古代人的年龄称谓
刚出生:度、婴儿
出生三天:汤饼
不满周岁:赤子带液、襁褓
2~3岁:孩提
3~9岁:垂髫
7岁:韶年、始龀(chèn)、髫(tiáo)年、毁齿
8岁:龆(tiáo)年
9岁:九龄、教数、指数之年
8~13岁:总角
10岁及以下:外傅、幼学、黄口
12岁:女生:金钗之年
13岁:女生:豆蠢渣物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男生:束发,女生:及笄(jī)之年
16岁:二八之年,女生: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15~20岁:男生:舞象之年
20岁:男生:弱冠,女生: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男:而立之年,女:半老徐娘
40岁:不惑之年
50岁: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平头甲子、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60岁以上:下寿
61岁:还历寿
70岁: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从心之年、致事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伞寿
80岁以上:中寿
81岁:半寿
88岁:米寿
90岁:鲐背之年
8、90岁统称:耄(mào)耋(dié)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及以上:期颐、上寿
108岁:茶寿
140岁:双稀、双庆
更大岁数:万寿、遐龄
8、老人的雅称叫什么
9、老人的雅称 有哪些?
古代的老人雅称如下:
男性:老朽、老夫、老汉、老拙、老翁、老数败纳叟。
1、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以“老朽”自称,表示自己是衰老无用之人。
2、老夫是老年男子的自我谦称,通常是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男子。
3、老汉是老年男人的自称。
4、老拙是古代老年人自谦之词,形容为人处世循规蹈矩,做事按部就班,比较实在、厚道。薯没
5、老翁是中国古代老年男人的称呼,含尊重意。
6、老叟是老人的自称。例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祇留我在家,替你们作个守门的老叟,料想还不误事。”
女性:老身、老妇、老妪、老媪。
1、老身是早期白话中老年妇人的自称。
2、老妇是指年长妇女自称的谦词。
3、老妪是古代的老妇人的自称。例如:杜甫《石壕吏》“老妪力虽衰,枯差请从吏夜归”。
4、老媪拼音为lǎoǎo,是指老年妇,出自《题贺知章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