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派”为什么与“京味”无关,反而与“乡土文学”有关
京派文学与京味文学都是和北京城有关的地域文学,两个概念经常会被混淆。
京味文学是指洋溢着浓郁北京风情的文学作品,突出北京城自己的“味”,用北京口语,写北京城的风俗文化与人情事态,展现出浓郁的京华色彩。开创鼻祖是老舍,其后的代表作家有老向、邓友梅、陈建功、刘心武、刘恒、王朔等。
京派文学是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活跃在京津一带的文学流派,主要有周作人、沈从文、林语堂、废名、李健吾、萧乾、凌淑华等。他们的创作远离当时的政治斗争,也远离商业氛围。他们的作品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古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甚至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
京派乡土文学特点是秀美。京派小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隽逸的描述中,形成了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这种乡土抒情小说,结构上以舒卷自如代替严谨拘束,情节上以故事的疏淡代替因果的坐实,它把小说的传统特征的一部分让位给诗和散文的因素,因而削减了小说的史诗力度,却增添了小说的抒情神韵。
2、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特征?赵树理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的贡献与意义?
一,作家自身丰厚的民俗积淀 作为鲁迅所开创的二十年代乡土文学流派的后继者、高晓声乡土文学创作模式的前驱者,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农村生活得功臣,赵树理自身经历赋予了他的文学创作以极大地民俗性表现潜能。赵树理的家乡在山西东南的沁水县的尉迟村,由于经济文化的相对独立落后,该地“三圣教”盛行,其祖父赵东丰能将三圣教教文倒背如流,且能写会算。父亲赵和清深得其父熏陶,且擅长音律,是乡里八音会成员。祖母敬惜字纸,对灶神、喜神、财神等与民间生活相关的诸神恭敬备至。这些传承多年的民俗生活,民俗观念一直到赵树理降生还在延续着。家庭启蒙与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获得了以乡土词汇妙语连珠的能力,家乡所在又是至今仍视为全国方言最集中、最复杂、种类繁多之地;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能力他几乎无所不通。所有这些,都是晋东南大地对他的厚赐。 同时,他从小喜爱民间曲艺、戏曲和民间乐器,深受民间文艺熏陶。这些熟悉与爱好民间艺术的热情、丰富的农村生活知识,以及对农民深受阶级压迫的义慨对他后来的文艺创作有了很大影响,可以说这是他后来小说创作的艺术基础的形成基础。正因为赵树理爱好民间艺术,具有民间艺人的素质。所以,他能了解农民的文化知识,深知农民群众的艺术爱好和艺术要求。抗战期间直至解放后,他始终生活在民众中,追求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成了他传播新思想,倡导新文艺的基本准则和自觉追求。他“在描写人物,叙述事件的时候,都是以农民直觉的感受,印象和判断为基础。他没有写超出农民生活或想象之外的事物,没有写他们所不感兴趣的问题。”[1] 作为一个活生生、浑身具有晋东南泥土气息的赵树理,他的语言标志,就是他那土里土气的幽默风趣。民俗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因素溶化到他的个性和艺术思维中,在他的小说创作从内到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作家赵树理作品的民俗性之所由来。 二.赵树理小说叙述中的民俗色彩 由于作家深深扎根于农村,饱尝大地的乳汁,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一言一行,一思一念,无不表现出乡村民俗对他的影响,所以在他文学创作中也时时闪现出民俗的光彩。 在布局谋篇和组织情节方面,一些作品几乎全部以当地民俗为依托。民俗成了情节的骨干,比如《小二黑结婚》,《登记》等等。《小二黑结婚》开头即推出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个落后于新时代的迷信、落后的小人物个体,更是蕴含着几千年的保守、愚昧因素的古老民俗的情节内容。小说还会不会具有赵树理特色,还是不是“小二黑结婚”?就“小二黑结婚”而言,故事围绕旧的民俗展开,新旧思想交锋,作家辛辣的讽刺,诙谐的笑骂,幽默的文采借相关民俗得以发生。 民俗对于另一篇小说《登记》同样重要。作品开头由民俗意味着=很浓的一枚标志着私定终身的“罗汉钱”引发,然后从简单的人物介绍,事件说明,中间穿插了包办婚姻,婆媳关系。小飞蛾挨打的民俗性情节和细节,终结以破除迷信,移风易素,有力配合了当时新中国第一步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小说中的民俗即是旧事物本身的组成部分,又是作者用以抨击旧事物的有力工具。
3、民俗在小说中的体现及其作用
民俗很多在小说zd中是作为一种文化背景来运用的。小说中的故事要有一个文化上的幕布,而民俗则是其中之一。比如说阿来的《尘埃落定》等很多小说,都对藏族的文化风俗有很深刻的描写。《穆回斯林的葬礼》中对于回族的民俗有很多描写。你可以去查阅一下那些答描写特定地区的小说,一般都对那些地区的风俗有描写
4、阅读小说《换面》。这篇文章展示了怎样的民风?你又从中读出怎样的人性美呢?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在民俗风情小说中,习俗风尚、礼节人情不再作为一种背景而存在,而是与小说人物形成整体,形成一个有意味的存在,并作为一种文化,成为小说的描写主体。民俗风情小说中的人物多为普通的市井小人物,他们一辈子平平淡谈没有大作为,但是他们具有真挚的感情和善良的秉性和知足常乐的心态。民俗风情小说常常描写那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带有侠义的民间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