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小说中的人物

1、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了解后,再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出来的人物。一般,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过相似之处。

2、如何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3、怎样分析小说人物

1、人物性格。
2、背景介绍及重要事例。
3、历史地位。
4、精神面貌。
5、时代贡献、历史意义。
人物形象分析四步法: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什么是人物形象:
小说三要素之一。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个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指人物身上自带的一种气质,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对人交往的态度。
编辑于 2018-03-31
查看全部8个回答
5条评论
友善评论才会有小心心~

4、如何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在初中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如何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我们在探究小说教学分析人物形象时,先从文中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入手,结合小说时代背景,全面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还要深入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除此之外,围绕小说人物形象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深入人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3661687.htm
【关键词】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方法 社会背景 社会意义 学生活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说的定义中突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见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人物的性格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情节影响人物性格的发展,但人物性格也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所以在小说教学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从而把握好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小说阅读教学时,我们分析人物形象可从四方面入手:
一、 找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
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首先引导同学们从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并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如: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文章主题。)如:神态语言描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除此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主的刻画要运用心理描写,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朗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再他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把小说中的人物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分析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选取了不少名家名篇,还有一些外国小说,这些小说中的故事、人物距离当今学生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想要真正地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就必须还原那段社会历史,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学习《范进中举》时,刚接触到课文就要为学生补充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小说的讽刺性。作者吴敬梓所处的时代,是在清王朝统治的前期,科举制度是清王朝巩固统治、笼络人心的有力工具,许多知识分子堕入它的圈套而追求功名利禄。吴敬梓反对这种考试录用人才的制度,用讽刺手法写了《儒林外史》,暴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剥削阶级的罪恶。文中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抛开他生活的社会背景,学生会觉得这个人可笑而讨厌。而了解到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社会新沙皇加强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时候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奥楚蔑洛夫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这才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创作小说的目的,才是对这个人物形象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广泛的社会意义
学生在阅读小说时,一般只是直观地对人物形象作表层意义的理解,而忽略了从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本质的东西——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不仅代表这一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类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情感、爱憎等方面,去领略作家的意图,体会人物形象中寄寓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是我儿时的好伙伴。几十年后中年闰土变化太大了,两个人再见面的情景实在出人意料,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当年的“豆腐西施”,在“我”的印象里显然同二十余年后重新见到的“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小说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前后巨大变化,更进一步透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这两个人代表了社会中农民阶层和小市民阶层。
四、围绕小说中人物形象组织开展多种学生活动
1.写人物评论。
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凸现主题反映社会现实的,因此,小说人物就成了重要的写作点,人物评论就成了主要的写作形式。学了《范进中举》后,我出了这样一道写作题:请你从小说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邻居中任选一个或一群形象来写人物评论,要求评论有点有据,评价全面。这种通过写人物评论来学习小说的方法,更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更为深刻。
2.续写。
小说的结尾往往发人深思,我们可以用续写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讲讲主人公接下来的经历。比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是遇到了将军的哥哥?又有一起新的狗咬人事件?找赫留金算账?在动手写之前要让学生明确,不论情节怎么发展,人物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续写时一定要围绕人物性格特征展开,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如何在阅读学习中找到提纲挈领的方法?抓住人物形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结合小说特定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人物广泛的社会意义,通过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各种学生活动,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5、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

第一,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语言来分析。语言描写,指人物对话和独白。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是他身份、经历、思想感情的反映。例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刻画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诈多变、趋炎附势的卑劣形象。
第二,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行动来分析。行动描写,指人物的行为、动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人物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动反映着人物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道:“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个“摸”的动作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孔乙 己穷困潦倒的境地。
第三,可以从人物的外貌来分析。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经历、命运。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就反映了闰土性格和命运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之深。
第四,可以从情节的发展来分析。所谓情节,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性格总是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展现的。例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塑造就是通过情节的展现来完成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不同变化,展现了他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质,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第五,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泰格特的小说《窗》中有这样的描写:“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这段心理描写,把人物极度膨胀的私欲和强烈的占有欲表现了出来。
以上介绍了分析小说中人物的

6、梳理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有哪些?

一、根据写作重点,界定主次关系

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是根据人物对主题的表现而确定的。一般来说,主要人物是作者要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次要人物则是为了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作用而设置的。

在拿到一篇文章后,需要通过快速扫视,结合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区别出哪个人物是被重点刻画的,主要标志是看主题落在哪个人物身上,做好大的定位后,在之后的阅读中,对主要人物要进行重点关注。

在王愿坚的名篇《七根火柴》中,出现了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两个人物,虽然无名战士没有名字,但是因为文章主体及主题都是围绕这个人物进行的,而卢进勇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交代关于无名战士的事情,是串联起故事的线索人物。因此,在阅读时,也要把无名战士作为主要人物进行探究,并进而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梳理整合事件,界定人物类型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就是指作品当中性格特征比较单一的人物形象,如《水浒传》中的李逵,从出场到死亡,性格鲁莽暴躁,没有变化。

而圆形人物,因为其具有性格的多变性,在他的身上往往交织表现出多个方面的性格特征,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个体,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带刀刺杀董卓,具有正义一面;但又在明知已经误杀吕伯奢家人后仍然再杀吕伯奢,又有其残忍狡诈的一面;他能够在决胜袁绍之后烧毁所获信件来稳定军心,不咎下属通敌之过。

但又不能够忍受杨修说中心事,非要给其定个“惑乱军心”之罪,斩杀其于阵前……这样的曹操,因为其性格的多面性,反而让人觉得他真实可信。

定位主次人物后,通过梳理整合人物事件,进而归纳并定位人物的类型归属。如果是扁平人物,需要把能表现其性格特征的事件归纳出来,用关键词进行定位并加以凸显,主要是合并同类项的工作。

如果是圆形人物,则需要根据其在不同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全方位地概括,不忽略其性格的任何一面,通过对不同事件进行归纳整合,进而形成对其人物形象和完整性格的概括。

三、研读细节、心理,界定人物特征

在对人物的形象描写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能够凸显人物性格。例如,《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突出她濒临死亡时精神状态的麻木,缺乏生气。在阅读中,就需要研读重点细节,通过概括细节,并给出能够凸显性格主要特征的词语来定位人物形象。

当然,还有作品对人物心理的变化描写也很突出,这样的文章,就需要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进而对人物特征进行概括定位。

例如《阿Q正传》中阿Q在关于被抓画圆时的心理变化,最初是“羞愧自己画的不圆”,之后又“不十分懊恼”,随后又“释然”,最后他居然睡着了。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入木三分地表现了阿Q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

如果是静态人物,作者往往更强调用细节强化其特征,像李逵,因其突出特征就是狂暴、一言不合就斧头见血,无论什么场合均是如此。所以,只要锁定相关事件中关于李逵的描写,就能够进行分析了。

如果是动态人物,则需要捕捉其在不同环境、不同情况下的性格变化,这往往外显为一些行为,或者有作者的一些相关语句进行暗示,草蛇灰线,并不一定明显,这需要阅读者有一双慧眼,把这些地方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对一部作品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时,先定位好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再根据不同事件来区分人物性格类型,梳理概括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之后通过深入研读细节或人物心理变化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就能够轻松地做到理清人物关系、明晰人物类型、把握人物形象了。

7、如何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小说的三个要素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三者是不可分离的。鉴赏人物形象,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1、从分析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小说的三个要素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三者是不可分离的。鉴赏人物形象,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1、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所以然的社会因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括的说,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例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特别艰苦。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人物:范进、鲁提辖、贾雨村、孔乙己、韩麦尔、于勒、马克、吐温、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夏洛克、葛朗台、等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使社会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而杜十娘被遗弃,那是由于生活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尽管做出了抗争,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悲剧的结局。由此看来,环境决定人物,人物能动地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怎样分析环境呢?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只侧重在一两个方面,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而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而展现诸多方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的问题;既有人心冷漠的问题,又有人们的愚昧落后的问题。这诸多的问题,在祥林嫂的一生的苦难历程中,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她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看出在旧中国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周围的人冷漠、愚昧,迷信。怪不得有人评论说,祥林嫂非死不可了,不仅憎恨她的人,就是同情她的人也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柳妈叫她捐门槛)所以在分析社会环境时,应根据作品不同情况,多角度地加以分析。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该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挖掘其社会历史内涵。社会环境主要是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的。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代表,某种观念的载体,应该透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他们代表了一种怎样的社会势力,代表了一种怎样的观念。作家总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来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的,我们分析小说要通过具体人物的言行来认识其社会历史内涵。例如:《祝福》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的;表现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的;表现人心冷漠主要是让小伙计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的。我们鉴赏时,就要从鲁四老爷的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教,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从小伙计的话语中看到人心冷漠。这样,我们才能领悟到作品所提出的社会问题。第三,注意人物和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当然,这种作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形。有的合乎历史潮流,有的违背历史潮流,有的被时代潮流所淘汰,有的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第四,提高认识能力与鉴赏能力。一个人对社会,对历史,认识越深刻,对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提高,以今天的眼光去审视昨天和前天,是是非非见得分外明显。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了,阿毛被狼衔去了,大伯就来收屋,又赶她,她就无处安身了。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今天,就很荒唐可笑,按今天的情理,房产权理应归属祥林嫂。这样一比较,就知道祥林嫂那个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没有丝毫权利可言。所以,我们阅读作品,应该自觉地将作品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相比较。2.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这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一个人,或给一个人做鉴定有相通的道理。研究一个人,往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凭一知半解,仅凭大致的印象,轻率地议论一个人,往往会犯极左或极右的错误。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则要求我们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做出全面而正确的结论。情节是人物性格历史。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就是祥林嫂性格的历史。例如,丈夫死了,祥林嫂不甘忍受严厉的婆婆的折磨,逃到鲁镇做女工。她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这样的生活她就很满足,渐渐地有了笑影。这些情节都是她的性格使然。又如婆婆把她卖到了贺家墺,她一路嚎,骂,拜不成天地,一头撞到香案角上,这些情节也是她思想性格使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的个性。所以,赏析人物形象,还要从情节分析手,据情节而论人物,避免失之偏颇,误入岐途。总而言之,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入物。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作品所塑的典型以及这一典型蕴含深远意义和影响。,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所以然的社会因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括的说,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例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特别艰苦。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人物:范进、鲁提辖、贾雨村、孔乙己、韩麦尔、于勒、马克、吐温、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夏洛克、葛朗台、等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使社会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而杜十娘被遗弃,那是由于生活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尽管做出了抗争,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悲剧的结局。由此看来,环境决定人物,人物能动地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怎样分析环境呢?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只侧重在一两个方面,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而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而展现诸多方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的问题;既有人心冷漠的问题,又有人们的愚昧落后的问题。这诸多的问题,在祥林嫂的一生的苦难历程中,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她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看出在旧中国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周围的人冷漠、愚昧,迷信。怪不得有人评论说,祥林嫂非死不可了,不仅憎恨她的人,就是同情她的人也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柳妈叫她捐门槛)所以在分析社会环境时,应根据作品不同情况,多角度地加以分析。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该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挖掘其社会历史内涵。社会环境主要是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的。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代表,某种观念的载体,应该透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他们代表了一种怎样的社会势力,代表了一种怎样的观念。作家总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来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的,我们分析小说要通过具体人物的言行来认识其社会历史内涵。例如:《祝福》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的;表现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的;表现人心冷漠主要是让小伙计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的。我们鉴赏时,就要从鲁四老爷的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教,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从小伙计的话语中看到人心冷漠。这样,我们才能领悟到作品所提出的社会问题。第三,注意人物和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当然,这种作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形。有的合乎历史潮流,有的违背历史潮流,有的被时代潮流所淘汰,有的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第四,提高认识能力与鉴赏能力。一个人对社会,对历史,认识越深刻,对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提高,以今天的眼光去审视昨天和前天,是是非非见得分外明显。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了,阿毛被狼衔去了,大伯就来收屋,又赶她,她就无处安身了。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今天,就很荒唐可笑,按今天的情理,房产权理应归属祥林嫂。这样一比较,就知道祥林嫂那个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没有丝毫权利可言。所以,我们阅读作品,应该自觉地将作品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相比较。2.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这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一个人,或给一个人做鉴定有相通的道理。研究一个人,往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凭一知半解,仅凭大致的印象,轻率地议论一个人,往往会犯极左或极右的错误。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则要求我们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做出全面而正确的结论。情节是人物性格历史。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就是祥林嫂性格的历史。例如,丈夫死了,祥林嫂不甘忍受严厉的婆婆的折磨,逃到鲁镇做女工。她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这样的生活她就很满足,渐渐地有了笑影。这些情节都是她的性格使然。又如婆婆把她卖到了贺家墺,她一路嚎,骂,拜不成天地,一头撞到香案角上,这些情节也是她思想性格使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的个性。所以,赏析人物形象,还要从情节分析手,据情节而论人物,避免失之偏颇,误入岐途。总而言之,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入物。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作品所塑的典型以及这一典型蕴含深远意义和影响。

与如何看懂小说中的人物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