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部小说的主干

1、小说的结构特点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结构一部小说的过程,就是小说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的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
[编辑本段]分类
小说的情节是由特定的情节单元或叙事单元构成的。不同的小说篇章,其情节单元的构成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叙述特点和审美功能。从对中外小说创作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类型有6种,即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下面,让我们对这6种情节结构的叙述特点和审美特点进行分析。

一、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时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线状结构有单线式和复线式之分。复线式结构根据情节线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主副线式,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分主次,交叉共进。二是交叉式,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难分主次,交叉共进。三是平行式,即有两条难分主次的情节线索,但并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状态,并通过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系。情节的线状结构,在西方小说中一般呈现为直线运动,其情节结局往往是毁灭性的。
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大多呈现为一种潜隐的圆形,结局是大团圆式的,或是回归性的。例如破镜重圆、夫妻团圆,历经艰险、亲人团聚,受尽磨难、终成正果,金榜题名、美梦成真,或者是散而聚、聚而散,合而分、分而合,盛而衰、衰而盛。不仅如此,一些长篇小说还构成了潜隐的多层性圆形,例如《三国演义》中由东汉一分为三——魏、蜀、吴,又三合为一——西晋,在这一分为三,三合为一的叙事大圆中,又包含着魏、蜀、吴三家由创业到灭亡的相互对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个中等圆,以及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等来去匆匆的小圆,在这种圆圆相续相套之间波澜壮阔地展示了我国3世纪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谋略和战争传奇。可以说,中国古典小说的深层,大多运行着这个周行不殆的“圆”。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在对宇宙和生命的感悟和体验中,形成了所谓圆形思维,即倾向于认为宇宙、社会、历史、人生呈现着一种圆形的运行机制,倾向于追求天地交泰、天人合德和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相融,而与之相契合的叙事作品的审美理想是那种超拔而圆融的艺术境界。

二、网状结构
以人物的心灵为中心点,以人物的意识、心理活动为辐射线构成情节,其结构如蛛网般,就是网状结构。这是西方意识流小说所采用的基本情节结构形式,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被称为“心理小说”的作品也采用这种形式。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网状情节结构的基本特点是:1. 小说所叙述的对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流动过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识、回忆、联想、想象、感觉、直觉、印象、梦境等。2 .作家打破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凭借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接素材。3. 作者采用了心理分析、独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觉、梦境等表现手法展开叙述。

三、画面结构
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即为画面结构。这种情节结构,在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创作旨向、画面特点和组合的具体方式却有很大差异。传统画面结构,就其创作旨向而言,作家着意于通过画面创造而抒情写意。就其画面构成而言,是在如画的自然环境和自然风景之中镶嵌着人物故事,作家的写作兴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赖以发生的空间和环境;写人物动作不求戏剧舞台表演那样的戏剧化,而求富有静感的神韵。例如我国现代小说史上著名的作家凌叔华的创作,正如朱光潜所评论的那样:“以一只善于调理丹青的手,调理她所需要的文字份量。”“作者写小说像她写画一样,着墨不多,而传出来的意味很隽永。”①传统画面结构,其画面之间的连接,是画簿式的,正如朱光潜对废名的小说《桥》所作的分析那样:“《桥》里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离开前后所写境界而独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与章之间无显然的联络贯穿’。全书是一种风景画簿,翻开一页又是一页②。也正如沈从文曾经对自己的小说《断虹》所作的说明一样:“我这个故事给人的印象,也将不免近于一种风景画集成。”③当然,在大多数传统画面式小说中,仍然会有一个简单的前后贯通的故事作为“粘合剂”把各个画页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乱倒错。现代画面结构小说,主要指的是20世纪50、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新小说”派作品。
就创作旨向而言,“新小说”派认为,人不应是小说的中心,小说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态,而“人物”只是“临时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作家不应该从主观感情出发来描绘事物,而应该用冷静的语言如实记录客观世界和现代人的活动。就画面的构成而言,新小说只是用语言文字将景物转化为绘画一样的视觉形象,以期收到观画一样的视觉效果;写到人,思想感情也被过滤了,仅剩下一些图景。画面之间的连接基本上采用的是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这当然使得画面之间实现了意义的衔接,但又使得画面之间的关系有了多义性,叙述的整体意向有了不确定性。因此,在这类作品中,读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确定”、“测不准”的事物画面。

四、象征结构
象征性情节结构,即全部情节单元紧紧围绕着某个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识、观点、思想、感觉而展开和进行,理念是情节的内核,是情节片断之间的连接线索。加缪的《局外人》、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美国海勒的《出了毛病》、我国新时期张抗抗的《北极光》、邓刚的《迷人的海》、王安石的《墙基》、高晓声的《鱼钓》等都是典型的象征结构作品。象征性情节结构小说的艺术特点如下:
1.象征涵义凝聚着所有的情节单元,贯穿着整个形象体系。当然,其中大部分小说外观上还有情节的时间线索,但是就小说的审美价值而言,如果仅仅从线式情节的角度去理解,那么这些小说的意蕴将暗然失神,甚至荡然无存。
2. 象征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动性。从创作过程来看,是象征涵义凝聚和贯穿了形象和情节,但从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节暗示和表现着象征涵义。所以,作家在赋以小说象征涵义时,仍然致力于形象完整性和生动性的描写。
3. 情节过程简明、清晰。因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节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尽管整体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动性的特征,故事情节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节过程却必然是简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过程的传奇性、戏剧性和紧凑性,省略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放弃了各种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甚至于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来历和事件的时间地点,以便让象征涵义不被情节枝蔓所遮蔽而突现出来。
4. 象征形象具有大幅变形的特点。象征情节结构中的形象一般是经过了大幅度变形处理的,因为只有高度夸张极度变形的形象,其象征性质才更为强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于传达。

五、写实结构
写实结构是“新写实”小说所采用的情节结构。“新写实”小说不像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那样去营构因果相扣的严密精致的情节和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现代主义小说那样彻底打碎时间情节而完全依据人的意识的流动和闪回组织叙述。它注重于展示客体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现象)的原初状态和本来面目,通过人生中平凡、琐碎的细节,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质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体悟,而相对淡化社会历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义,甚至作者的主观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谓“以零度感情介入”。例如池莉的《烦恼人生》,按时间顺序把从凌晨4点到晚上11点这一时间内的生活如实的展示出来,就像用艺术手法把生活还原到“一丝不挂”的状态。通过这种原生态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么烦恼,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是何等可怜和可悲。小说从人们生活中那些自发性和随机性的平常事件中,展示了人们生存中的需求和行为方式。由于注重展示生活的原生态,故“新写实”小说的情节结构体现为:故事情节不是精致严密的、封闭自恰的因果逻辑情节,而是松散的、开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现实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实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恶丑的现象……都会在叙述过程中浮现出来,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写实”小说是绝对的写实化了。尽管梁晓声说他的写实小说《父亲》“没有一点虚构的成份在内”④,写实小说《信从彼岸来》的作者王毅捷亦郑重宣布此作是“绝无虚构之处,研究历史的大量事实,这是我的信条”⑤。但事实上任何写实之作都有虚构成份在内,不会是绝对的写实,绝对的写实是不可能的。

六、“散文”结构
散文化情节结构的特点:一是故事情节呈现为散文的片断,就如同散文的叙事是片段事件的连缀,而不是有头有尾的连贯故事一样。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过片断事件的叙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会风情的描绘,创造出生动的意境,表达特定的主体情思。这似乎同于散文了,其实不然,散文所叙之事之人多是真实的,而“散文”结构所叙之事之人之境,却是虚构的。“散文”结构实际上就是采用了散文的情节形式而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何立伟的《小城无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结构。“散文”结构,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如汪曾祺的许多小说,大多用倒叙回忆的方式,往事片断汨汨而来,或长或短,或浓或淡,随思绪而定,无刻意修饰的痕迹。汪曾祺曾经说过,一篇小说未产生前,即已有此小说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说的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的‘天理’。一篇小说是不能随意伸长或缩短的。汪先生所强调的正是那种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不事斧凿和雕饰的情节结构。

2、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部网络小说?

现在网络小说内容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新颖的,所以现在第一就要看小说的构思,比如说一本小说文笔一般,但是内容很新颖,还有一本小说文笔很好,但是内容却是千篇一律,那么是人都会选择新颖的。文笔可以提升,但是灵感构思却是作者最需要的。
第二:就要看文笔了,虽然文笔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是非常有用的,一本新颖的小说拥有很棒的文笔,那么这本小说一定会红火。
第三就要看排版方面,如书名,简介等等,还有一个便是网站的选择,现在很少作者仔细的选网站,一般都是看哪个网站有名,但是这是不好的。
比如说你写的言情,但是却去排名第一,主男频的起点,这样都是不利于作者发展的。
还有问题,随时求助我的团队:小说网站盟
求满意答案

3、怎么分析小说,从哪些方面去看

分析小说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时要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一篇小说中可以写一个人物,也可以写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物,但其中必定有一个或几个集中体现作品主题的主要人物。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我”、菲利普夫妇、于勒、船长、姐姐、姐夫等人物,但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妇。小说通过他们对于勒前后不同的态度,表现了他们自私、庸俗、冷酷、势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
第二,分析时要抓住主要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由人物活动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生活事件。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现,都是通过故事情节实现的。因此,抓住了主要情节,也就抓住了理解作品的钥匙。
例如,《变色龙》中,围绕奥楚蔑洛夫根据狗的主人不同,其态度前后六次翻来覆去地变化,通过这个主要情节的展现,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
第三,分析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深刻意义。
例如,《孔乙己》开头对鲁镇酒店格局的介绍,巧妙地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使读者了解到孔乙己生活在阶级对立、贫富悬殊,人与人关系十分冷漠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造成了孔乙己最后悲惨的结局。因此,孔乙己的命运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人们才会嘲笑孔乙己,没有同情,没有怜悯,无情地鞭挞了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
总之,分析小说要从分析它的三要素入手,仔细揣摩,就能深刻理解小说的内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4、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一部小说?急需!!!!!!!

首先是精读小说,有时间的话最好反复读几遍。
第二是找一些作者传记来读,特别是创作《呼啸山庄》的时期的经历等要重点看,全面而详细地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可以帮助你更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
第三是熟读与小说相应的历史,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这可以帮助你更深刻地体会作品。
第四是找一些关于文学理论的书籍来看,了解清楚作者所属的文学派别的特点等资料。有时间的话还可以了解一下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特点,及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这可以提高你分析作品的能力。
第五是找来一些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资料,名家学者的评析。注意,一定是近年来的,不要找年代太久远的,以为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成长的人思想上的差异太大,十几或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很可能说服不了现在的人。
最后,在经过大量的前期阅读之后,再重读《呼啸山庄》,边读边思考,之后提炼出属于你自己的观点。

总之不要急于确定研究方向,提炼观点,要先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做好读书笔记,记好资料出处。动笔写之前最好列出提纲,这样不会在写作是偏离主题。

读小说是一种享受,可是研究小说就是一种“折磨”了,过程会很枯燥的,希望你可以坚持住,并且最终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5、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如何去分析一部文学作品?

大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大学语文课又讲过很多关于如何赏析文学作品的方法,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一部文学作品。

一、了解时代背景

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

首先要了解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有什么重大事件,主流思想是什么。这对理解该作者的文学作品有很大帮助,比如李清照,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只有了解了当时南宋战乱,她被迫与丈夫分离,国家即将灭亡,以至于她性情大变,整日哀愁幽怨。

作品中的时代背景

如果是跨时代写作,也应当去了解作品中的时代背景,有时候能影响事情走向,人物命运,奠定了什么基调。比如在新中国时期,我国文学作品都带有政治色彩,在五四运动,文学作品又比较带有讽刺意味。

二、作者的人生经历

一个作品与一个作家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性格等有关,人生的经历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仰或世界观的改变,因此就能影响作品,不过影响多大多深就要看经历得多深刻。

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先感动作者本人。这些作者为了写出更加真实的感受,往往会选择体验生活,亲身经历过,所以了解作者人生经历很有必要,

三、作品的语言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美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往往结合在一起,达到情韵浓郁、形象传神的效果。

考虑语言精练还是优美,是不是善用短句,有什么特点,会不会经常用讽刺语句。

四、作品的内容

文章主要讲述什么故事,描写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何特点。事件之间的关联,人物性格的转换等等。

6、分析小说主题方法总结 (7点)

阅读小说,宜从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如何读小说(文体知识三)
作者:马丽亚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一篇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的刻画是中心。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阅读小说,宜从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主要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要抓住作品中的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如《故乡》中写闰土的肖、像变化:“我”与闰土第一次见面时,他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当“我”20年后回到故乡又见到闰土时,他“先前的紫红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闰土外貌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生活日益穷困的现状。通过分析闰土的外貌变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人物的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如《孔乙已》一文写孔乙已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说的话:“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这种只有孔乙已才有的个性化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征。再如《变色龙》中“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街上乱跑的人看看”, “这小狗还不坏……怪伶俐的………一口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等等。闻其言,见其人,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形象便暴露无遗了。
心里描写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质及理想的重要手段。如《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在听说了这最后一课时的内心独白: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以及下文韩麦尔先生让他背书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小弗郎十对自己以前幼稚、贪玩、不爱学习的懊悔和自责,展示了他对国语“失去了才觉得珍惜”的心灵境界,以及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使得他这个人物形象逐渐地丰满起来。
(二)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前边还有序幕,后边有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把握这一点,然后通过对作品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抓住小说情节,小说的层次结构就清清晰晰,作家构思布局的巧处也容易把握。
(三)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要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而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心里描写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质及理想的重要手段。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最后一课》中写人们看布告牌,写普鲁士兵的操练,目的在于交代背景,便于读者理解小说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又如《变色龙》开头的环境描写,着墨不多就刻画出沙皇俄国警察统治下恐怖、死寂的气氛,突出了主题思想。《在烈日和暴雨下》对烈日、暴雨、风尘的描写,同样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7、分析一部小说,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物形象,故事内容,小说的结构,写作手法,写作的背景等。

8、如何分析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小说的分析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9、怎样对一部小说的结构进行分析

1,2,小说的情节是由特定的情节单元或叙事单元构成的。不同的小说篇章,其情节单元的构成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不同的情节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叙述特点和审美功能。从对中外小说创作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小说情节结构的基本类型有6种,即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象征结构、写实结构、散文结构。下面,让我们对这6种情节结构的叙述特点和审美特点进行分析。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时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
网状结构,以人物的心灵为中心点,以人物的意识、心理活动为辐射线构成情节,其结构如蛛网般,就是网状结构。
画面结构,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即为画面结构
象征性情节结构,即全部情节单元紧紧围绕着某个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识、观点、思想、感觉而展开和进行,理念是情节的内核,是情节片断之间的连接线索。
写实结构是“新写实”小说所采用的情节结构。“
散文化情节结构的特点:一是故事情节呈现为散文的片断,就如同散文的叙事是片段事件的连缀,而不是有头有尾的连贯故事一样。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过片断事件的叙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会风情的描绘,创造出生动的意境,表达特定的主体情思。
简易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小说一般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人物、情节、环境、语言。
一部成功的小说,首先是人物塑造的成功。要想成功塑造人物,离不开一定的故事情节,情节的跌宕起伏,往往是一部作品引人入胜之处。环境是塑造人物和展开情节所必须的。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语言往往是文学作品的直接魅力,甚至成为一种形式美的表现,有时,读者甚至会抛弃作品的其它要素而仅仅对作品的语言感兴趣,这都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理解了之后就会从中领悟到很多,如小说之所以成功原来是因为人物塑造得好,或是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或是为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合的、生动具体的环境,或是语言很有特色。能达到领悟这个层面,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领悟的基础上则可以从作品中跳出来,从而对作品进行审视,从中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如果还能提出一些补充和修改意见,而且是使得作品更有艺术魅力,则是一种再创造了,而再创造则是作品真的实现了其价值

与如何分析一部小说的主干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