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曹雪芹《红楼梦黛玉葬花》为例说明小说的特点黛玉的葬花词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葬花吟》是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贾宝玉已有他属。起黛玉“沉痼”毫无作用。“续红丝”当然不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 《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身思想的弱点。人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如果读者再把《葬花吟》同荣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又觉得这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她们尽管未来的具体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无运”这一点上却没有两样,都是在“薄命司”注册的人物。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都没有好命运。
2、脂砚斋批语是什么呀??
从脂砚斋的字面上解释也可以看出些端倪,“脂”对应女子,而“砚”为石见,我们知道作者一向都是以石头自称的,而这个斋也就自然对应的是夫妻斋了。
详解: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其他小说不同,脂批和小说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从已知的最早版本甲戌本开始肢启,到曹公逝世前的最后一个版本庚辰本为止,脂批一直是做为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起着引导启发读者思路的作用,作者自己形容此书“十年辛苦不寻常”,所谓的十年,在作者去世前七八年传抄的甲戌本上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话,可见曹雪芹在此前的十年,一直从事创作工作,而宏饥腔到脂砚斋甲戌年抄阅再评的时候,全书已经基本上写完了。之后的数年,曹雪芹一直是在从事对内容的完善和评语的增改工作,对于小说的结构,再没有做大的调整和变化。
以下是出现在脂批本中的脂砚斋和畸笏叟的批语系年表:(出处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干支年事件批注者版本记载甲戌之前乾隆十九(1754)年以前初评脂砚斋甲戌本甲戌乾隆十九(1754)年再评脂砚斋甲戌本丙子乾隆二十一(1756)年脂砚斋庚辰本丁丑乾隆二十二(1757)年畸笏叟靖藏本己卯乾隆二十四(1759)年脂砚斋庚辰本,己卯本庚辰乾隆二十五(1760)年四评脂砚斋庚辰本壬午乾隆二十七(1762)年畸笏叟庚辰本癸未乾隆二十八(1763)年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乙酉乾隆三十(1765)年畸笏叟庚辰本丁亥乾隆三十二(1767)年畸笏叟庚辰本,靖藏本戊子乾隆三十三(1768)年畸笏叟靖藏本辛卯乾隆三十六(1771)年畸笏叟靖藏本甲午乾隆三十九(1774)年脂砚斋甲戌本脂批设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从作者成书的创作动机到写作技巧,从著作权的归属到情节结构的构思,从书中涉及物品和文字的解释到八十回之后的内容披露,应有尽有,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上述所说的脂评本一阅,对照原文仔细阅读,便可知其详,此处暂且按下不论。下面我想谈的是关于脂砚斋其人到底为何人的问题。
脂砚斋并不是唯一给《红楼梦》作评的人,脂批本中除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杏斋等人,后来在世的流行版本也有梦觉主人等人作评,但其中脂砚斋是最早作评,而且连续数次加评,往往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通过仔细研究脂批的内容可以发现——脂砚斋和与作者关系蔽衫密切,深知作者著书底里,与作者有共通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并且熟知作者著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奇法妙法,经常不厌其烦地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地发现线索,甚至还参与了《红楼梦》成书的创作过程,了解红楼后事,可谓是最早的红学家。可这个神秘人物却从来没有被世人知晓,甚至连是男是女也没有争论清楚,不可不谓是红学界一大怪现象。
3、洮河石砚的价值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中三大石砚端、歙、洮下墨发墨如何?历史以来评价如何?咱们在此处做一研究讨论。
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为单位。
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镇慧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 石材 平均硬度 下墨 发墨 端砚 2.9 弱于洮、歙 强于洮、歙 洮砚 3.1 强于端,弱于歙 强于歙,弱于端 歙砚 4 强于端、洮 弱于端、洮 注:墨条的硬度是(2.2—2.4),刻刀的硬度是(钨钢刀:约7白钢刀:约6碳钢刀:约5)
从以上可以看出,石材硬度较软则砚石显空隙率小,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从而达到很好的发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较硬则显示矿物较软者稍粗、粒间间隙稍大,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下墨,下墨与发墨本身是矛盾体,好的砚质要恰好能够调和矛盾,就是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石质名砚中,端砚硬度较软,所以发墨更好,而歙砚硬度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评价:“歙万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判铅,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而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所以从下发墨上来讲是将矛盾体调节到恰到好处。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今卓尼),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
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年)就已断采,现在掘旅好每得一块洮砚特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zōu)收复洮砚石材产地洮州(今属甘肃省卓尼县),被封为赵土司管理矿区,洮砚被选为皇宫贡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够拥有,百姓只是听闻甚至难得一见。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可见洮砚老坑发墨不弱于端砚老坑(即下岩),但采集难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难获取。
郭培元《论洮砚》:“世人知洮砚之妙,至有胜端歙之处。自宋以后名隐而不显者,因地处边陲,得之不易,兼无专书著录之故,非才不良也,诚为憾事”。已道出洮砚虽有胜端、歙,但自宋之后老坑石逐渐绝迹,得之不易。 1、稀少。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
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3、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
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洮砚老坑石的稀缺在市场上尤为明显。
《甘肃洮砚志》记载:“凡物产于舟车交经之区,则其名易彰,而播易远(诸如端、歙)。产于梯航难及之乡,则其名不彰,而播不速,物因有幸有不幸欤!陇上鄙处西北(诸如洮砚),关山险阻,而彼洮石之绿沉泽腻天然胎孕者,实不幸产于斯土,则其名不若端与歙之彰,其播之不若端与歙之远且速,自不待论,此洮石之一厄也。虽然,龙泉之剑,不能长埋于丰城,卞和之璞,不能久委于荆山,天之生材,必有其用,而况洮石之绿沉泽腻天然胎孕者,足为文房之至宝,足供秘阁之清玩者哉。用是虽产于陇上,前贤颇已歌咏,惟断章遗句,终不敌端与歙之专书记载,故虽有耽嗜砚石者,言及洮石之音声色泽,终属茫然。遂使市者以赝冒真,而洮之实不见,购者以赝为真,而洮之名不振,职此之故,虽有超类轶伦之质,竟不能与端、歙之石争短长于文房。”
书中详细介绍了洮砚从来都不弱于端砚、歙砚,只因地处偏远地区传播力不足,地势险要开采难度大,历代战乱破坏较大,导致石材几近枯竭。市场流通劣质石材,以次充好,以赝冒真,喜好洮砚的人常因此失望,听闻洮砚的人也更是茫然。
4、古灵精怪的丫鬟名字
1、袭人
袭码绝人,全名“花袭人”,曹雪芹所著中国渣物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
她以“贤”、“花解语”著称,从小因家贫被父母卖入贾府为婢,原是跟着贾母,起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见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便命她服侍贾宝玉,成为贾宝玉的首席丫鬟。
曾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最终嫁给蒋玉菡。
2、晴雯
晴雯,中国古典小说如模液《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
她以“勇”著称,红学中亦评价她有林黛玉之风。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
她本是赖妈妈家的丫鬟,因得贾母喜爱,固把她赐给宝玉。因娇生惯养,养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
3、石砚
石砚是《武神赵子龙》电视剧中的一个原创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石砚是夏侯轻衣的丫鬟,俩人表面上是主仆关系,实际上却亲如姐妹。
其性格活泼开朗,是轻衣最值得信赖的好姐妹,最后石砚被高则杀死。
5、主角又一个石砚,石砚可以吸收妖兽的内丹的修真小说
是《修真传》,作者:玄天子
一方奇妙的砚台,让一个负责打杂的小子,意外地踏上修真路,
世间千奇百怪的生灵,形形色色的门派,他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何能有所为呢?
6、名著导读:《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冰心 《繁星·春水》之《春水》第99篇
“幽兰!
未免太寂寞了,
不愿意要友伴么?”
“我正寻求着呢?
但没有别的花儿
肯开在空谷里。”
这首诗反映了人类友情的可贵。《春水》是实践了诗人这个诗歌主张的。小诗往往将中国古典诗词和外国完学的两种韵味调融在一起,或描绘一种景色,或表现瞬间的情感,无不含蓄蕴籍,清莹携永,字里行间流荡着温婉的情韵、淡淡的哀愁,闪烁着哲理的火花。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
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春水
作者·冰心
一
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二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伏悄安排的呵!
三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四
芦获
只伴着这黄波浪么
趁风儿吹到江南去罢!
五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坦厅谈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六
诗人!
不要委屈了自然罢
"美"的图画
妥砍谈的描呵!
七
一步一步的扶走——
半隐的青紫的山峰
怎的这般高远呢
八
月呵!
什么做成了你的尊严呢
深远的天空里
只有你独往独来了
九
倘若我能以达到
上帝呵!
何处是你心的尽头
可能容我知道
远了!
远了!
我真是太微小了呵!
十
忽然了解是一夜的正中
白日的心情呵!
不要侵到这境界里来罢
一一
南风吹了
将春的微笑
从水国里带来了!
一二
弦声近了
瞽目者来了
弦声远了
无知的人的命运
也跟了去么
一三
白莲花!
清洁拘束了你了——
但也何妨让同在水里的红莲
来参礼呢
一四
自然唤着说
"将你的笔尖儿
浸在我的海里罢!
人类的心怀太枯燥了"
一五
沉默里
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一六
心呵!
什么时候值得烦乱呢
为着宇宙
为着众生
一七
红墙衰草上的夕阳呵!
快些落下去罢
你使许多的青年人颓老了!
一八
冰雪里的梅花呵!
你占了春先了
看遍地的小花
随着你零星开放
一九
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
二十
山头独立
宇宙只一人占有了么
二一
只能提着壶儿
看她憔悴——
同情的水
从何灌溉呢
她原是栏内的花呵!
二二
先驱者!
你要为众生开辟前途呵
束紧了你的心带罢!
二三
平凡的池水——
临照了夕阳
便成金海!
二四
小岛呵!
何处显出你的挺拔呢
无数的山蜂
沉沦在海底了
二五
吹就雪花朵朵——
朔风也是温柔的呵
二六
我只是一个弱者!
光明的十字架
容我背上罢
我要抛弃了性天里
暗淡的星辰!
二七
大风起了!
秋虫的鸣声都息了!
二八
影几欺哄了众生了
天以外——
月儿何曾圆缺
二九
一般的碧绿
只多些温柔
西湖呵
你是海的小妹妹么
三十
天高了
星辰落了
晓风又与睡人为让碰难了!
三一
诗人!
自然命令着你呢
静下心潮
听他呼唤!三二
渔舟归来了
看江上点点的红好呵!
三三
墙角的花!
你孤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三四
青年的!
从白茫茫的地上
找出同情来罢
三五
嫩绿的叶儿
也似诗情么
颜色一番一番的浓了
三六
老年人的"过去"
青年人的"将来"
在沉思里
都是一样呵!
三七
太空!
揭开你的星网
容我瞻仰你光明的盼罢
三八
秋深了!
树叶儿穿上红衣了!
三九
水向东流
月向西落——
诗人
你的心情
能将她们牵住了么
四十
黄昏——深夜
槐花下的狂风
藤萝上的蜜雨上
可能容我暂止你
病的弟弟
刚刚睡浓了呵!
四一
小松树!
容我伴你罢
山上自云深了!
四二
晚霞边的孤帆
在不自觉里
完成了"自然"的图画
四三
春何曾说话呢
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
已这般的
温柔了世界了!
四四
旗几举正了
聪明的先驱者呵!
四五
山有时倾了
海有时涌了
一个庸人的心志
却终古竖立!
四六
不解放的行为
造就了自由的思想!
四七
人在廊上
书在膝上
拂面的微风里
知道春来了
四八
萤儿自由的飞走了
无力的残荷呵!
四九
自然的微笑里
融化了
人类的怨嗔
五十
伺用写呢
诗人自己
便是诗了!
五一
鸡声——
鼓舞了别人了!
他自己可曾得到慰安么
五二
微倦的沉思里
鸽儿的弦风
将诗情吹破了!
五三
春从微绿的小草里
和青年说
"我的光照临着你了
从枯冷的环境中
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
五四
白昼从那里长了呢
远远墙边的树影
都困慵得不移动了
五五
野地里的百合花
只有自然
是你的朋友罢
五六
狂风里——
远树都模湖了
造物者涂抹了他黄昏的图画了
五七
小蜘蛛!
停止你的工作罢
只网住些儿尘土呵!
五八
冰似山般静寂
山似水般流动
诗人可以如此的支配他么
五九
乘客呼唤着说
"舵工!
小心雾里的暗礁罢"
舵工宁静的微笑说
"我知道那当行的水路
这就够了!"
六十
流星——
只在人类内天空里是光明的
他从黑暗中飞来
又向黑暗中飞去
生命也是这艇的不分明么
六一
弟弟!
且喜又相见了
我回忆中的你
那能像这般清晰
六二
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
但时间的经纬里
已织上了"现在"的丝了!
六三
柳花飞时
燕子来了
芦花飞时
燕子又去了
但她们是一样的洁白呵!
六四
婴儿
在他颤动的啼声中
有无限神秘的言语
从最初的灵魂里带来
要告诉世界
六五
只是—颗孤星罢了!
在无边的黑暗里
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六六
清绝——
是静寂还是清明
只有凝立的城墙
被雪的杨柳
冷又何妨
白茫茫里走入画图中罢!
六七
信仰将青年人
扶上"服从"的高塔以后
便把"思想"的梯儿撤去了
六八
当我自己在黑暗幽远的道上
当心的慢慢走着
我只倾听着自己的足音
六九
沉寂的渊底
却照着
永远红艳的春花
七十
玫瑰花的浓红
在我眼前照耀
伸手摘将下来
她却萎谢在我的襟上
我的心低低的安慰我说
"你隔绝了她和'自然'的连结
这浓红便归尘土
青年人!
留意你枯燥的灵魂"
七一
当我浮云般
自来自去的时候
真觉得宇宙太寂寞了!
七二
郁倦的春风
只送些"不宁"来了!
城墙——
微绿的杨柳——
都隐没在飞扬的尘土里
这也是人生断片的烦闷呵!
七三
我的朋友!
倘若春花自由的开放时
无意中愁苦了你
你当原谅他是受自然的指挥的
七四
在模糊的世界中——
我忘记了最初的一句话
也不知道最后的一句话
七五
昨日游湖
今夜听雨
这雨点已落到我心中的湖上
滴出无数的叠纹了!
七六
寂寞增加郁闷
忙碌铲除烦恼——
我的朋友!
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七七
只坐在阶边说笑——
山上的楼台
斜阳照着
何曾不想一登临呢
清福不要一日享尽了呵!
七八
可曾有过
钓矾独坐——
满湖柔波
看人春泛
七九
我愿意在离开世界以前
能低低告诉他说
"世界呵
我彻底的了解你了!"
八十
当我看见绿叶又来的时候
我的心欣喜又感伤了
勇敢的绿叶呵!
记否去秋黯谈的离别呢
八—
我独自
经过了青青的松柏
上了层层的石阶
祈年殿
庄严地在黄尘里
我——
我只能深深的低首了!
八二
我的朋友
不要让春风欺哄了你
花色原不如花香呵!
八三
微雨的山门下
石阶湿着——
只有独立的我
和缕缕的游云
这也是"同参密藏"么
八四
灯下拔了剑儿出鞘
细看——凝想
只有一腔豪气
竟忘却
血珠鲜红
泪珠晶白
八五
我的朋友
倘若你亿起这一湖春水
要记住
他原不是温柔
只是这般冰冷
八六
谈笑着走下层阶
斜阳里——
偶然后头红墙
前瞻黄瓦
霎时间我了解什么是"旧国"了
我的心灵从此凄动了!
八七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八八
春徘徊着来到
这庄严的坛上——
在无边的清冷里
只能把一丝春意
交付与阶隙里
微小的草儿了
八九
桃花无主的开了
小草无主的青了
世人真痴呵!
为何求自然的爱来慰安呢
九十
聪明人!
在这漠漠的世界上
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
进行在黑暗里
九一
对着幽艳的花儿凝望
为着将来的果子
只得留他开在枝头了!
九二
星儿!
世人凝注着你了
导引他们的眼光
超出太空以外罢!
九三
一阵风来——
湖水向后流了
石砚向前走了
迷惘里……
我——我脑中的海岳呵!
九四
什么是播种者的喜悦呢!
倚锄望——
到处有青青之痕了!
九五
月儿
在天下的水镜里
这边光明
那边黯谈
但在天上却只有一个
九六
"什么时候来赏雪呢 "
"来日罢"
"来日"过去了
"什么时候来游湖呢 "
"来年罢"
"来年"过去了
"什么时候来工作呢!
来生么 "
我微笑而又惊悚了!
九七
寥廓的黄昏
何处着一个访徨的我
母亲呵
我只要归依你
心外的湖山
容我抛弃罢!
九八
我不会弹琴
我只静默的听着
我不会绘画
我只沉寂的看着
我不会表现万全的爱
我只虔诚的祷告着
九九
"幽兰!
未免太寂寞了
不愿意要友伴么 "
"我正寻求着呢
但没有别的花儿
肯开在空谷里"
一00
当青年人肩上的重担
忽然卸去时
他勇敢的心
便要因着寂寞而悲哀了!
—0一
我的朋友!
最后的悲哀
还须禁受
在地球粉碎的那一日
幸福的女神
要对绝望众生
作末一次凄感的微笑
一0二
我的问题——
我的心
在光明中沉默不答
我的梦
却在黑暗里替我解明了!
一0三
智慧的女儿!
在不住的抵抗里
你永远不能了解
什么是人类同情
—0四
鱼儿上来了
水面上一个小虫儿飘浮着——
在这小小的生死关头
我微弱的心
忽然颤动了!
一0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一0六
诗人从他的心中
滴出快乐和忧愁的血
在不知不觉里
已成了世界上同情的花
一0七
只是纸上纵横的字——
纵横的字
那有词句呢
只重叠的墨迹里
已留下当初凝想之痕了!
一0八
得亲呵
乳娘不应诓弄脆弱的我
谁最初的开了
我心宫里悲哀之门呢
——你拭干我现在的
微笑中的泪珠罢——
楼外丐妇求乞的悲声
将我的心从睡梦中
重重的敲碎了!
她将我的母亲带去了
母亲不在摇篮边了
这是我第一次感出
世界的虚空呵!
一0九
夜正长呢!
能下些雨儿也好
窗外果然滴沥了——
数着雨声罢!
只依旧是烦郁么
一一0
聪明人
纤纤的月
完满在后头呢!
姑且容谈谈的云影
遮蔽着她罢
一一一
小麻雀!
休飞进田垄里
田垄里
遍地弹机
正静静的等着你
一一二
浪花愈大
凝立的盘石
在沉默的持守里
快乐也愈大了
一一三
星星——
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
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一一四
我的朋友!
不要随从我
我的心灵之灯
只照自己的前途呵!
一一五
两行的红烛燃起了——
堂下花阴里
隐着浅红的袷衣
髫年的欢乐
容她回忆罢!
一一六
山上的楼窗不见了
灯花烬也!
天风里
危岩独倚
便小草也是伴侣了!
一一七
梦未终——
窗外日迟迟
堂前又遇见伊!
牵牛花!
昨夜灵魂里攀摘的悲哀
可曾身受么
一一八
紫藤萝落在池上了
花架下
长昼无人
只有微风吹着叶儿响
一一九
诗人的心灵
只合颤动么
平凡的急管繁弦
已催他低首了!
一二0
"祖父干秋
同祝一杯洒!"
明灯下
笑声里
面颊都晕红了!
妹姊们
何必当初
到如今酒阑人散——
苦雨孤灯的晚上
只添我些凄清的回忆呵!
一二一
世人呵!
暂时的花儿
原不配供在永久的瓶里
这稚弱的生机
请你怜悯罢!
一二二
自然的话语
太深微了
聪明人的心
却是如何的简单呵!
一二三
几天的微雨
将春的消息隔绝了
无聊里——
几朵枯花
只拈来凝想
原是去年的言语呵
也可乍今日的慰安么!
一二四
黄昏了——
湖波歌睡了——
走不尽的长廊呵!
一二五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一二六
虹儿!
你后悔么
雨后的天空
偶然出现
世间儿女
已画你的影儿在罗带上了
一二七
清晓——
静悄悄地走入园里
万有都在睡梦中呵!
除却零零的露珠
谁是伴侣呢
一二八
海洋将心情深深的分断了——
十字架下的婴儿呵!
隔着清波
只能有泛泛的微笑么
一二九
朝阳下的乌声清啭着
窗帘吹卷了
又听得叶儿细响——
无奈诗人的心灵呵!
不许他拿起笔儿
却依旧这般凝想
一三0
这时又是谁在海舟上呢
水面黄昏
凭栏的凝眺
山中的我
只合空想了
一三一
青年人!
觉悟后的悲哀
只深深的将自己葬了
原也是微小的人类呵!
一三二
花又在瓶里了
书又在手里了
但——
是今年的秋雨之夜!
一三三
只两朵昨夜襟上的玉兰
便将晓风和朝阳
都深深地记在心里了
一三四
命运如同海风——
吹着青春的舟
飘摇的
曲折的
渡过了时光的海
一三五
梦里采撷的天花
醒来不见了——
我的朋友!
人生原有些愿望!
只能永久的寄在幻想里!
一三六
洞谷里的小花
无力的开了
又无力的谢了
便是未曾领略过春光呵
却也应晓得!
一三七
沉默着罢!
在这无穷的世界上
弱小的我
原只当微笑
不应放言
一三八
幢幢的人影
沉沉的烛光一
都将永别的悲哀
和人生之谜语
刻在我最初的回忆里了
一三九
这奔涌的心潮
只索情楞严来壅塞了
无力的人呵!
究竟会悟到"空不空"么
一四0
邀游于梦中罢
在那里
只有自由的言笑
率真的心情
一四一
雨后——
随着蛙声
荷盘上的水珠
将衣裳溅湿丁
一四二
玫瑰花开了
为着无聊的风
小小的水边
竞不想再去了
诗人的生涯
只终于寂寞么
一四三
揭开自然的帘儿罢!
艺术的婴儿
正卧在真理的娘怀里
一四四
诗人也只是空写罢了!
一点心灵——
何曾安慰到
雨声里痛苦的征人
一四五
我的心开始颤动了——
当我默默的
敞着楼窗
对着大海
自然无声的谢我说
"我承认我们是被爱的了"
一四六
经验的花
结了智慧的果
智慧的果
却包着烦恼的核!
一四七
绿阴下
沉思的坐着——
游丝般的诗情呵!
迷的春光
刚将你抽出来
叶底园丁的剪刀声
又将你剪断了
一四八
谢谢你!
我的朋友!
这朵素心兰
请你自己戴着罢
我又何忍辞谢她
但无论是玫瑰
是香兰
我都未曾放在发儿上
一四九
上帝呵!
即或是天阴阴地
人寂寂地
只要有一个灵魂
守着你严静的清夜
寂寞的悲哀
便从宇宙中消灭了
一五0
岩下
缓缓的河流
深深的树影——
指点着
细语着
许多诗意
笼盖在月明中
一五一
浪花后
是谁荡桨
这桨声
浸入我深思的圈儿里了!
一五二
先驱者!
绝顶的危峰上
可曾放眼
便是此身解脱
也应念着山下
劳苦的众生!
一五三
笠儿戴着
牛儿骑着
眉宇里深思着——
小牧童!
一般的沐着大地上的春光呵
完满的无声的赞扬
诗人如何比得你
一五四
柳条儿削成小桨
莲瓣儿做了扁舟——
容宇宙中小小的灵魂
轻柔地泛在春海里
一五五
病后的树阴
也比从前浓郁了
开花的枝头
却有小小的果儿结着
我们只是改个庞儿相见呵!
一五六
睡起——
廓上黄昏
薄袖临风
庭院水般清
心地镜般明l
是画意还是诗情
一五七
姊姊!
清福便独享了罢
何须寄我些春泛的新诗
心灵里已是烦忙
又添了未曾相识的湖山
频来人梦
一五八
先驱者!
前途认定了
切莫回头
一回头——
灵魂里潜藏的怯弱
要你停留
一五九
凭栏久
凉风渐生
何处是天家
真要乘风归去!
看——
清冷的月
已化作一片光云
轻轻地飞在海涛上
一六0
自然无声的
看着劳苦的诗人微笑
"想着罢!
写着罢!
无限的庄严
你可曾约略知道 "
诗人投笔了!
微小的悲哀
永久遗留在心坎里了!
一六一
隔窗举起杯儿来——
落花!
和你作别了!
原是清凉的水呵
只当是甜香的酒罢
一六二
崖壁阴阴处
海波深深处
垂着丝儿独钓
鱼儿!
不来也好
我已从蔚蓝的水中
钓着诗趣了
一六三
暮色苍苍——
远村在前
山门在后
黄土的小道曲折着
踽踽的我无心的走着
宇宙昏昏——
表现在前
消灭在后
生命的小道曲折着
踽踽的我不自主的走着
一般的遥远的前途呵!
抬头见新月
深深地起了
不可言说的感触!
一六四
将离别——
舟影太分明
四望江山青
微微的云呵!
怎只压着黯黯的情绪
不笼住如梦的歌声
一六五
我的朋友
坐下莫徘徊
照影到水中
累他游鱼惊起
一六六
遥指峰尖上
孤松峙立
怎得倚着树根看落日
已近黄昏
算着路途罢!
衣薄风寒
不如休去
一六七
绿水边
几双游鸭
几个浣衣的女儿
在诗人驴前
展开了一幅自然的图画
一六八
朦胧的月下——
长廓静院里
不是清謦破了岑寂
便落花的声音
也听得见了
一六九
未生的婴儿
从生命的球外
攀着"生"的窗户看时
己隐隐地望见了
对面"死"的洞穴
一七0
为着断送百万生灵
不绝的炮声
严静的夜里
凄然的将捉在手里的灯蛾
放到窗外去了
一七一
马蹄过处
蹴起如云的尘土
据鞍顾盼
平野青青——
只留下无穷的怅惘罢了
英雄梦那许诗人做
一七二
开函时——
正席地坐在花下
一阵凉风
将看完的几张吹走了
我只默默的望着
听他吹到墙隅
慰悦的心情
也和这纸儿一样的飞扬了!
一七三
明月下
绿叶如云
白衣如雪——
怎样的感人呵!
又况是别离之夜
一七四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一七五
我怀疑的撤下种子去
便闭了窗户默想着
我又怀疑的开了窗
岂止萌芽
这青青之痕
还滋蔓到他人的园地里
上帝呵!
感谢你"自然"的风雨!
一七六
战场上的小花呵!
赞美你最深的爱!
冒险的开在枪林弹雨中
慰藉了新骨
一七七
我的心忽然悲哀了!
昨变梦见
独自穿着冰绡之衣
从汹涌的波涛中
渡过黑海
一七八
微阴的阶上
只坐着自己——
绿叶呵!
玫瑰落尽
诗人和你
一同感出寂寥了
一七九
明月!
完成了你的凄情了!
银光的田野里
是谁隔着小溪
吹起悠扬之笛
一八0
婴儿!
谁像他天真的颂赞
当他呢哺的
对着天末的晚霞
无力的笔儿
真当抛弃了
一八一
襟上摘下花儿来
匆匆里
就算是别离的赠品罢!
马已到门前了
要不是窗内听得她笑言
错过也
又几时重见
一八二
别了!
春水
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
带去我许多意绪
向你挥手了
缓缓地流到人间去罢
我要坐在泉源边
静听回响
三五——六十四——九二二
迎 神 曲
一
灵台上
燃起星星微火
黯黯地低头膜拜
二
问"来从何处来
去向何方去
这无收束的尘寰
可有众生归路 "
可有众生归路 "
三
空华影落
万籁无声
隐隐地涌现了——
是宝盖珠幢
是金身法相
四
"只为问'来从何处来
去向何方去 '
这轮转的尘寰
便没了众生归路!"
五
"世界上
来路便是归途
归途也成来路"
送 神 曲
一
"世界上
来路便是归途
归途也成来路"
二
这轮转的尘寰
何用问
'来从何处来
去向何方去 '
三
更何处有宝盖珠幢
又何处是金身法相
即我——
也即是众生
四
来从去处来
去向来处去
向那来的地方
寻将去路!五
灵台上
燃着了常明灯火
深深地低头膜拜
无月的中秋夜一九二一
一 朵 白 蔷 薇
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 这朦胧的天色
是黎明还是黄昏
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 间杂着几朵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
一身缟白手里抱着一大束花
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 上"她微笑说了一句话只是听不
见
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依 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
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 满了花落满了花
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竞没 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都过去了花也隐了梦也醒了
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冰 神
白茫茫的地上自己放着风筝一丝风意
都没有——
起来了愈飞愈紧却依旧是无风
抬头望前面矗立着一座玲戏照耀的冰山
峰尖上庄严地站着一位女神
眉目看不分明衣裳看不分明
只一只手举着风筝一只手指着天上——
天上是繁星错落如珠网——
一转身忽惊西山月落凉阶上照着树儿
射着草儿
这莫是她顶上的圆光化作清辉千缕
是真 是梦 我只深深地记着
是冰山是女神是指着天上——
一九二一八二十追记
参考资料:http://.baidu.com/question/40016928.html?si=2
7、苴却石砚的质量评价怎样?
苴却石砚有着一个独特的名号——中国彩砚,尤以石眼著称于诸多品种的砚石。苴却石以紫色为主唯橡,也有青、红和白色。石眼彩晕重重,有鸲鹆眼、告辩龙眼、丹指友旁凤眼等10余种。石质致密,细腻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苴却石砚雕刻集浅浮雕、镂空雕、圆雕、深雕、薄意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风格(图7.40,图7.41)。此外,由于苴却石砚的石质和花纹与端石相近,所以也有将其冒充为端砚的。
8、洮河石砚有什么特点?
宋代著名鉴赏家赵喜鹊在《洞天清禄集》中高度称赞洮砚:“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珍贵,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据《卓尼县志》记载,洮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质优品高而驰名中外,与广东省的端砚、安徽省的歙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原为四大名砚,因山西省的澄泥砚现已失传)。
洮砚产于甘肃省洮河流域卓尼县境内。历史上,卓尼属洮州管辖,洮砚由此得名。洮砚以其石质细腻,淬笔坚硬,贮水不耗,久存不变质,历寒不冰,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等优良特点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称赞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宋代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赞赏洮砚:“洮河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当代著名书法家、前中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对洮砚更是钟爱有加,赋诗盛赞:“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故人万里意殷勤,胜我荒斋九年蓄,西北东南辟砚田。精工方欲夺前贤。看教墨海翻澜处,喷薄风雷震大千。”
洮砚独特的涵水功能和保鲜功能,是文人墨客非常喜爱的又一个原因。相传古时一书法家为检验洮砚存储功能,特地揉制一面团放置带盖的洮砚中,月余之后,面团柔软如初,光泽依旧。洮砚因此名声更加大振,传播远扬。
洮砚又称绿漪石、鸭头绿、鹦哥绿等。洮石以青绿色为多,有翠绿、深绿、墨绿、淡绿、灰绿等,兼有褐色、黄色。其中,以褐色鸡血石也称洮河紫石最为珍贵,绿漪石为上品,灰绿色鹦哥绿和淡绿色柳叶青次之。洮石质坚而细,色彩典雅,雅丽珍奇,莹润如玉;发墨细长,保湿利笔;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闹漏故素有“洮州石贵双赵璧,端溪歙州无此色”之誉。
洮砚形状各不相同。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弧瓢形,等等。洮砚图案更是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有人物山水,花草虫鸟,林荫树木,飞禽走兽,古币珍玩、田园风光等。洮砚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洮砚重达数百公斤,小的洮砚仅有几百克。
洮砚制作工艺考究,工序繁杂。要经过严格的选材、设计构图、雕刻切削、打磨抛光等十多道程序。制作一方普通的洮砚一般需要两三天时间,制作一方大型洮砚往往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时间。著名洮砚雕刻师刘爱军先生制作的一方“千龙戏海”砚,就耗时达5年之久.洮硯趣事:洮河石砚,产于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洮河砚的石料取自当地的临洮大河,所制之砚地为名,称为洮河石砚。由于洮河石长年被水浸蚀,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洮河石砚质地者团细润晶莹,色泽碧绿,石面呈现微黑色的水波状花纹,以波浪翻滚、卷云连绵、千姿百态、清丽动人,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洮石因其色绿,称为"临洮大河绿漪石"也称"鸭头绿"。 除绿漪石外,又有玫瑰红色的" 鳆面"深绿色的"鹦鹉绿"墨绿色的"玄璞 "和淡绿色的"柳叶青"等。 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载:"除端、歙 二石之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无价之宝。" 金朝的冯延登,有著名的《洮石砚》诗云:"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可见洮砚在金朝的珍贵。洮河绿石 砚中瑰宝
洮砚,又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南部岷县和卓尼交界的洮河中游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莹润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庭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张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油天清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鹭,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首弯橘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代大文毫苏轼,黄庭坚赞叹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洮砚的品种很多,主要有龙凤砚、龙砚、飞天、五福砚、牡丹砚、花草砚、喜上 梢砚、岁寒本友砚花 虫鱼、龟砚以及各类人物和历史典故砚等等。系列产品有酒具、壁挂、摆设等,具有极高的藏和艺术、使用价值。洮砚开源于公元1300年前,始于唐朝盛于宋朝至今不衰。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齐名,并称中国传统石质名砚,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洮砚经历了1300多年的岁月,不仅深受文人雅士喜欢,而且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都爱不释手。千百年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妙语,佐证着洮砚的历史地位与评价,令我辈无不赞叹欣赏。 唐代著名书法家,太子少傅柳公权在其《论砚》中写道:“蓄砚以青洲为第一,降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今指甘肃卓尼一带)。”这是迄今所见对洮砚的最早评价。上海博物馆现存一方洮砚,经坚定为唐代珍品。可见在当时洮砚已享有同端,歙砚齐名的地位。 到了宋代,洮砚的地位显赫,受到了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砚石爱好者很高的评价。官至礼部尚书的大文学家苏轼在《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中赞道,“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弃予剑,参笔墨。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洮砚之贵重,竞见学者、大家、宫廷贵族之间的馈赠。北宋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向好友刘昱讨得一方洮砚,即作诗咏道:“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真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洮砚日见鼎盛,有砚者赞叹,无砚者索取,重金购置。诗人张文潜,官至右史中丞《以黄鲁直惠洮河绿石做米芾诗》曰,“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生秋。……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洲无此色。”此诗一出,洮砚的身价如锦上添花,一举占名砚之首的地位。北宋杰出书画家,“宋四家”之一,官至礼部员外郎米芾非常爱洮砚,“海岳精翰墨,日以砚相亲。”他以名砚为题所作《研山铭》被国家以2000万元竞买购得。当时的他,每得一方名砚“或抱眠,或耀书惟”达到如痴的地步。晃补之《砚林集》赞洮河石贵重,“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顷国。”洮河石当与和氏璧媲美。 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洮砚也留下了重要诗篇。当他收到友人寄送来的蜀纸,洮砚时,当即写下了“玉屑名璧来灌锦,风漪奇石出临洮”著名的诗句。 元金时代咏洮砚的诗文保留下来的也很多。这些诗词佳句咏诵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祖系北魏拓拔氏,后居山西的杰出文学家,曾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的元好向在《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黄庭坚)洮石砚》曰:“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辟鹈能盈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玄云肤寸天下偏,壁水直上文星高。辞翰今谁江夏笔,三钱无用试鸡毛。”而金代大学士,著名金石鉴赏家冯延登更是高歌唱颂。他在《咏洮砚》中唱道,“鹦鹉州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青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叶翠微。”此诗秒在不平铺直叙洮砚,而是借用鹦鹉,树叶来赞叹洮砚的典雅高贵。 明朝“六砚斋主”官至太仆少卿,素有“博物君子”之称的李日华“在佳砚一方千金难易”赞洮砚道,“千波所淘,万沙作辗。霜斫无声,与云有渰”。其中渰字为水气温润,呵气可出水珠之意。同代著名诗人吴景旭对洮砚的研究达到又一高峰。他在《宫辞——西溪丛语》《辨砚诗》中列“青州石一、洮河石二、端溪石三、歙洲石四。”有诗赞道:“延英引对绿衣郎,红砚宣毫各好床,天子下帘亲自问,宫人手里过茶汤。” 清朝特别是“康乾盛世”对洮砚的挚爱达到了新的境界。清代甘肃兵备道沈青崖识洮砚为终身伴侣,“肤如蕉叶嫩,波纹宝墨林,从今怀寸璧,助我老来吟。”张鉴则以诗赞洮砚为举国之首,“我闻德寿日写经,一百九砚同繁星。采来宁向洮河绿,琢出浑似端溪青。”而清初三大师之一,史学家黄宗羲特作七律喻洮砚为“寒山云”“开皇极”。认为洮砚品质远在端歙二砚之上。“金星雪浪魂暗惊,恍惚喷沫声相闻。”乾隆帝更有诗赞曰,“临洮绿石,有黄其标,似松花玉,珍以平逢。”十分看重洮砚的品质,珍爱有加,他钦定的《四库全书》视洮砚为国宝。 到了民国,现代屡见有诗赞洮砚,现摘录二首邑人的作品,知其对洮砚的研究之深,“鹦鹉佳色自洮来,压倒端溪生面开,取出绿波犹带水,女娲留得补天才。”“洮砚质如何?黄膘带绿波,终日水还在,隔宿墨犹活。”1965年赵朴先生得到友人所赠洮砚,亲自书写两首赞美洮砚的诗词。前一首诗曰,“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一句话点明了洮砚的产地、颜色、质地。在另一首诗中写道,“何年生成石一方,近似生寒须映窗。一潭净水碧如玉,借得春风写春风。”他还十分重视洮砚的开发利用,遒劲的“洮砚”而字便是出自朴老之手。可见洮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 古诗文献 从唐代起,即有诗词格律唱颂洮砚,从中可以看出洮砚的品质、特征、色泽、特性、地位、收藏价值等。唐代的辉煌受到国内各地的王者以顶礼膜拜,友邦的爱戴、尊重。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注:临洮即洮砚) 唐代 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 取自广东出版刘演良的《端溪名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弃矛剑,参笔墨。岁丙寓,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见《东坡续集》卷十, 苏东坡对各类砚都有较深的研究。得友赠洮砚得之而作。得友赠洮砚而作。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向好友索洮砚而作。)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生秋。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北宋 苏门四学士(包含晁补之、黄庭坚、秦观)之一张耒所作长诗中的几句话 官至太常少卿、右史中丞。洮河石贵双赵壁,汉水鸭头如此色。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顷国。又铭曰: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宋代晁补之《鸡肋集》记其用洮砚易端砚之事。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璧鹈能莹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 代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卷三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云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叶翠微。金代 冯延登《古今图书集成》砚部艺文,诗中用鹦鹉、翠微寓洮砚。洮河绿石色绿微蓝,其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出陕西,河深甚难得也。明代 高濂《燕闲清赏笺》其时洮州属陕西辖制端石之亚,又洮河绿石。明代 董其昌《筠轩清密录》青州红丝石一,洮河绿石二、端溪石三。歙州石四、鹱屯石五,皆石也。明代 吴景旭《宫辞》洮水来西倾,钟灵产绿沉。肌如蕉叶嫩,色比栗亭深。从今怀寸璧,助我老来吟。清代 沈青崖吾家诗祖黄鲁直,好奇亟称洮河石;吾友临洮旧使君,赠我一片寒山云;金星雪浪魂暗惊,恍惚喷沫声相闻;欲书元佑开皇极,愧我健笔非苏门。 清代 黄宗羲得友赠洮砚一方所作长诗中句临洮绿石,有黄其标。似松花玉,珍以年逢。比之旧端,郊寒岛瘦。聊备一品,图左史右。 清代 乾隆 御笔钦题《四库全书》(西清砚谱)鹦鸽佳色自洮来,压例端溪生面开,取出绿波犹带水,女蜗留得补天材。民国 邑人。1941年出版《西北论衡》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钢润如玉,故人万里意殷勤,胜我荒斋九年蓄。何年生成石一方,近乎生寒须映窗。现代 赵朴初 赞洮河砚诗两首中的句子弘扬名族文化,发扬 砚艺术 现代 张学忠洮砚出深山,天精地气亿万年。石工历艰险,割云上青天。润如玉,绿如蓝,尽留风韵在人间。现代 李嶙洮河神品,万古同辉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砚田不耕无乐趣,丰产狂吟有醉情现代 张守道可爱洮砚 诚因良缘 四十寒暑 心攻意念抚之养之 获益匪浅 福祉 儿孙 石愿人圆现代 安庆丰由于唐代洮河砚的出现,洮河砚产于宋代的结论应作修正。 王如实《洮砚历史有望改革》《文献》摘录:以史为镜,历朝咏诵,摘录一、二、以彰其能。 文治,阴德祖宗。福祉社会,文化传承。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它皆余事也。然此两者常相违。滑者辄退墨。砚之发墨者,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砚也。苏东坡《砚赠段屿》 他认为洮砚二德俱兼。也是品评砚之标准。窃以为,既为砚,须有二德。认知砚须以此为镜,才不偏倚。今人多做收藏,在重石材之下还要求雕工的平缓精道,水纹、膘皮的善用;构图奇巧,圆边润身等都是情理中事。然事不可偏颇,颠倒,以为是也。安庆丰 《说砚》砚以端溪为最,次则洮河,又次则古歙。宋代《负喧野录》(论砚材)作者无考通远军(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觅砚,石理涩可砺刀,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久则水波间有墨点,土人谓之“湔墨”。有紫石,甚奇妙。北宋 米芾 文中提到绿波、湔墨、紫石等几种洮河砚材尝闻洮河绿石,色绿如兰,其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出陕西临洮府大河深水中,甚难得也。明代 曹昭《格古要论》 对砚石颇有研究,尤爱洮砚。洮石砚,出洮州卫,通志宋苏轼为之铭。洮河之珍,砚中神品清代《四库全书》洮河绿石出洮州,在洮河下游临潭县境内,此地由卓尼土司杨氏辖民国 《甘肃通志稿》不去补天,幻形作研。金声玉质,默而无言。千首诗意,化作云山。墨磨指蘸,游戏人间。诗人 刘光裕洮石品上者,扣之有清越铿亮、玉振之声。着水磨墨,相恋不舍,但觉细腻,不闻磨声。上品石砚,亦可从其音声中辩其异同而判别其出产于何处。顾非久验,益莫能辩。须用上等精制香墨,注入清澈之洮河水研磨。不可恣用恶墨,亦不可在砚池内久留集墨,而应像呵护有生命的鲜花、名卉及树木一样精心保养。
9、坏娘子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坏娘子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写小说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可是写序唉!三声长叹无奈何啊!每次都想跟编辑大链派人撒娇说:放我一马吧!可是都没胆说出口,真是没有用。现在来谈谈我的书宝宝吧!
每次看其他作家的书宝宝,我只要一看到女主角被欺负得链唤裂惨兮兮的,还死心塌地的爱着男主角,我的心里就有一把火往上冲棚闭。
所以,我绝不写软弱无力、可怜兮兮,只会流眼泪鼻涕的傻蛋女主角。
要欺负也该是男主角被欺负才对。
这一切都是大女人主义在作祟。
所以这本书的男主角肉体上被欺负得不算很惨,但心灵上的痛苦可就不少了。
先是戴了顶绿帽子,后来又要养别人的小孩,其是忍辱负重呀!
所以,小女子偶手下留情,让他不要太凄惨,最后还是抱得美人归。
这算是皆大欢喜了吧!
曲凌霄烦躁的把手中的家书揉成一团,愤恨地丢出窗外。‘少爷 ’他家少爷真是任性。石砚奔出房门想把家书拾回来,却让曲凌霄拦了下来。‘不许捡。’‘少爷?’石砚不明所以的望着曲凌霄。
少爷今天是怎么回事?居然把老爷写的……
需要别的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