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小说源自于互联网,您可以网上搜索【冤鬼契约】前往源网站进行阅读。
南货店门口那“时鲜果品,瓶装酱油,糖果饼干、虾子鱼生”的招牌被浓烟熏的发黄,因为位置在巷口,幸运的是还保住了。
老板正垂头丧气用鸡毛掸子四处扫着屋内的尘灰,两个穿黑衣服打着绑腿的警察走了进来。
“宋先生家最近电话蛮多的。”南货店老板一点点回忆着。
“你讲讲。”
“人都死了,不好讲死人坏话的。”
老板连连摆手,站在门口翘着脚朝店里看的黄师母冲进来:“哎呦,什么叫讲人家坏话,你这是在积德,帮他们家人报仇雪恨的呀。”
黄师奶喊道:“警察先生我想起来咯,前几天宋先生也不晓得怎么和一个万花楼的小金宝好上了,我们还跟着去捉过奸呢,宋太太当时气的就回娘家去了。”
“不是回娘家,是被人给……”
南货店老板在一边着急地解释,说完急忙掩口,黄师奶拍他一下:“你就讲哇,有什么说什么。”
“警察先生,宋先生这几天是总来我这打电话,总是很生气的样子是,说什么钱啊信的,哦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信。那天夫妻俩还很高兴的样子,说什么五千块要到手了,有钱了,哦,就是前天的事情。反正就是惹上什么麻烦,好像宋太太被人给抓了,后来宋太太回来,他们夫妻俩又管那个人要钱,一团糟,我也听不得太清楚。”
南货店老板又想了想,拍一下光脑门:“想起来了,他喊给他打电话的那个人是老同学。”
“老同学,你确定是这三个字?”
“笃定的,错不了,那个语气啊,好像都要飞起来了,很是得意呢。”
“对对,我也听人说宋太太昨天还说以后她家阿三阿四也喝美国的奶粉,还要做洋人的大轮船呢,可不是有钱了吗?”
黄师母在一边见缝插针。
两个警察从南货店走出来,看到宋家那片瓦砾堆里好像有人在翻检什么。
“喂,做什么的?”
警察吹了一声警笛,那人马上站起身,笑嘻嘻地说:“我就是个卖臭豆腐的,嘿嘿,想在这看看看有没有能用得上的东西。”
那人说着挑起自己的摊子就走。
一个警察眼睛尖,一把抓住那人的手:“你捡的什么?”
那人急忙道:“没什么,这是我自己的。”那警察早已经一把抢下来:“啊,钱包。”
原来那人在这里捡到个被烧了一半的钱包。警察拿过钱包,瞟了那小贩一眼:“这可是好皮子的,你用的起吗?”说着打开钱包,翻看一下,搜出两张叠在一起没被烧掉的钞票,俩警察对视一眼:“滚,快滚。”
召南点头哈腰,挑着臭豆腐担子急急忙忙地拐出小巷。
“来,一人一张。”
俩警察一人分了一张钞票,一个警察好奇地掀开钱包夹层:“呦,照片都烧掉一半了,太惨了。”
另一个警察瞄了一眼:“咦,不对呀,这人不像是户籍本上记录的户主。”
因为这是一家六口殒命,户主还是圣约翰毕业的大学生,报界同仁,记者们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因此各大报纸铺天盖地发新闻,有指责救护不力的,有说消防员趁火打劫的,一股脑竟然闹到市政府那里,警察局长在市长那里被教训几句,气呼呼地直奔火场而来,正好看到两个警察站在那看什么东西。
“又是趁火打劫?”
警察局长气不打一处来,大步冲出去,一把抢过,原来是个被烧了一部分的钱包。
“局长……”
两个警察吓了一跳,担心自己刚才分钱被局长看到,一个警察机灵点,眼珠子一转:“局长,这个可能就是嫌犯的钱包!”
“对,对,这是我俩翻好久才找到的……证物。”
另一个也急忙说道。
局长看了下那照片,是个年轻男子,另一半有些模糊,看不清楚,这应该是一男一女的合影。局长伸手将烧毁的照片拿出来,发现原来这张照片后面是一个女子的单身照,背面写着致亲爱的海阳,署名是永远爱你的玲。警察局长狐疑地反复看了几遍,转身对那俩警察说:“这是重要证物,先放在我这。你们做的不错,继续搜查看看有没有线索。”那俩警察一个敬礼:“是,局长放心。”
警察局长拿着烧毁的钱包和那张单身照急匆匆上了车,径直开了出去。车子在愚园路1136弄一处停下,这里梧桐树遮天蔽日,很多豪华公馆藏在浓密的绿茵中。
警察局长下了车,对站岗的卫兵耳语几句,很快就有人出来带他进去。
“军座,这是我今天勘查现场发现的。”
一看到那位穿着黄呢军装派头十足的大人物,警察局长立马一个立正。
“现在你在警察局,该干嘛干嘛,没事往我这跑做什么。“大人物腆着肚子,看到警察局长拿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眉头一皱,“这是什么?”
“这就是我今天必须来见军座的原因。”
警察局长递上照片。
“啊?玲玲,怎么她的照片在这里?”
大人物大惊,因为那张黑白单人照上的正是他的某房小妾。
“这个人,军座可认得?”局长拿出那半张照片。
“好啊,原来是他!”
那大人物一拍桌子站起来:“妈拉个巴子的,绿帽子戴老子头上来了。”
“军座息怒,这是我在勘察一次重大火灾现场找到了,经过初步判定这应该是一起人为纵火案,因为房门被人从外面锁上了。落下这个钱包的人,极有可能是嫌疑犯。”
“啥?那小白脸敢干这种事?“
“小白脸?”
“就是这王八蛋,过去在酒会遇到过,和我说是什么同乡,原来是情郎,我呸!”
大人物一想到这些,恨不能一把将桌子掀了、
“军座息怒,此人死不足惜,您不要气坏了身体。”
“嫌疑犯?哼,这案子就是他做的。”大人物下了定论。
警察局长回到警局,又将林海阳的资料过滤一遍:丧妻两年和社长女儿谈婚论嫁却至今未娶,和死者是同学,又是死者的上司,有警员报告说有证人证明死者死之前打电话提到过老同学,综合种种所有疑点都指向林海阳。
局长长出一口气,这个案子,于公于私,都要如此结局了。